孔子周游列国的经费从何而来

 
孔子周游列国的经费从何而来
2016-12-16 09:29:13 /故事大全

孔子周游列国,需要经费,这经费来源,可能来自教学时的收入,做官时的俸禄,也不排除来白政府的资助,以及个别富裕学生所做的奉献。现有文献显示,政府资助在孔予周游列国时提供了关键支持。

办私学的收入

私学不同于官学。周朝官学,专教贵族子弟,培养礼节和为官之道。不但不收学费,还管饭。而私学是民营的,财政不补贴,政府不资助,除非办学者非常有钱,否则不可能不收学费。孔子的私学,学费怎么收,收多少,是个问题。目前唯一的一手资料,只有《论语·述而》里面孔子无意中透露的这一句:“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矣。”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又有不同解释。怎么解释,关键在于“束惰”。

传统说法,“束”就是一束,有10条,“惰”就是千肉。周朝处理鲜肉,不让它腐烂变质,有三种方式:一是“脯”,给肉抹上盐再阴干,二是“惰”,除了抹盐,还抹上姜末、葱末、肉桂末等作料,完了再阴干;“腊”呢,是在“脩”的基础上进一步熏烤。如果“束惰”的“惰”是指干肉,那么很好理解,“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矣”。意思就是凡是交了10条千肉做学费的人,我没有不教的。因为这个缘故,束惰在后来,直接指代学费。

但是新的说法来了:“束脩”就是“束修”,“束”是装束,“修”是修饰。春秋时,男人15岁开始束发,所以“束惰”是指15岁的男子。孔子的意思是说,但凡15岁以上的男生,我没有不教的。

以上说法哪个正确。不知道,这里也存疑。假如传统说法符合事实,则孔子办班近30年,进账应该不少。

但是这样分析,并不完全合理。

孔子办班多年,不会每年都收干肉。他处在春秋晚期,商品经济相当发达,各行各业索取报酬,要么取布匹,要么取粮食,要么取铜币,要么取金饼,收千肉傲报酬的,除孔子外,没有他例,显得很稀奇。所以我估计,即使孔子让学生交10条干肉做学费,那也是老夫子某个学期馋肉太狠,突发奇想拿出的方案,到下个学期,很可能就不会再收干肉了。

孔子办私学,具体收入不可考,但不管怎么说,学费是一定要收的。收到的学费一定够他自己及其家_人糊口,不然无法生存。有专家认为,孔子办私学,完全是做奉献,他的经济来源,不是学费,而是助丧,也就是在人家办丧事的时候做司仪。这种观点,失之过迂,也缺乏文献做支持。窃以为,孔予少年学儒,做司仪是拿手技能,要说偶尔帮人助丧,极有可能,但靠这个吃饭,有违孔子的宗旨。孔子对学生子夏说过:“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靠助丧为生,是小人儒。

在官学教书的收入

孔子办私学,具体收入不可考,但他在官学里教书时,却有明确的薪水记录。

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私学已经停办,在鲁国也做过了几年官,不得志,前往卫国寻求机会。卫国国君卫灵公很赏识他,请他做官学的教授,教贵族子弟诗书礼仪和为政之道。孔子很高兴。

卫灵公问:“您在鲁国做官时。鲁君给多少年薪?”孔子说:“俸粟六万。”于是卫灵公也按年薪六万给他发工资。

这里说的年薪六万,当然不是人民币,也不是铜钱,是粟,即谷子,或者叫小米。六万小米,究竟是六万斤,还是六万升,六万斗、六万石呢?唐朝人张守节给《史记》做注,说是六万斗。这斗,是周朝的斗,一斗相当于唐朝三分之=_斗,六万斗放到唐朝,只有两千石,而唐朝高级官员年薪折成粮食,也就在两千石左右。

唐朝一石,有60升,能装小米45公斤,卫灵公每年发给孔子两千石小米,重达90吨。现在山东出产的小米,在北京超市每公斤标价6元左右,90吨小米,能卖50多万元。当然,用现在的粮食价格,算春秋时期的小米价值,得到的结果并不完垒符合情理。

孔子那个时代,中原地带主要的粮食作物不是大米,也不是小麦,而是谷子。官方发薪水,以及计算人们的口粮,一般都用谷子也就是小米做标准。对于口粮,《周礼·地官·廪人》统计如下:“凡万民之食,食者人四鬴,上也,人三鬴,、中也,人二鬴,下也。”意思就是说,一个成年人,每月捎耗掉四鬴小米,这叫大饭量;每月消耗掉三鬴小米,是中等饭量;每月只吃二鬴小米,属于很小的饭量。通“釜”。周朝一釜,是64升。周朝一升,是187.6毫升(这个数据没有直接的考古证据,是推算出来的)。所以一釜相当于现在12升,能装小米9公斤。在周朝,中等饭量的成年人,每人每月平均吃掉三釜小米,共27公斤,平均每人每天需要0.9公斤的口粮。这个饭量,跟我们现代人是差不多的。

前面说过,孔子在卫国官学教书,年薪是90吨小米,够将近280个人吃一年,够一个人吃将近280年。这时孔子的寡母颜氏已经过世,孙子孔伋还没有出生,家里的至亲,除了老婆亓官氏、儿子孔鲤,以及孔鲤的媳妇之外,估计就没有其他人了,全家四口人,光算口粮的话,一年不过一千多公斤,孔子一年的工资,够全家吃上几十年。由此可见,卫灵公待孔子不薄,孔子在卫国官学教书,拿的薪水不低。

私人考察政府资助

孔子周游列国,是从31岁开始。那时候,他正在山东曲阜办私学,大概给学生讲课遇到难题了,在鲁国找不到答案,决定动身去一趟当时所有诸侯国共同的首都——河南洛阳。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首都嘛,人才扎堆的地方,又是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其他地方解决不了的事儿,去首都一趟准能解决。

从山东曲阜去河南洛阳,垒程不到500公里。但孔子生不逢时,没有汽车和火车,想到洛阳去,有条件就坐马车,没条件只能步行。来回走一趟。人吃马嚼,路上住宿,到了目的地找人请教问题还得带上礼物,算算这笔经费,还真够孔子喝一壶的。

好在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南宫敬叔。此人是孔子收的第一批弟子,来头不小,他的爸爸。姓孟名僖子,曾经是鲁国大夫;他的哥哥,姓孟名懿子,正做鲁国大夫。有朋友问了,怎么他爸爸姓孟、哥哥姓孟,他自己却姓南宫呢?那时候人的姓跟氏是分开的,南宫敬叔仍然姓孟,只因为不是嫡长子,不能继承爸爸的官爵,需要单独给自己改一个氏。

南宫敬叔听说老师要去首都考察,觉得自己有责任帮老师申请一笔经费。他直接去找国君,先把孔子夸成一朵花,然后又说:“俺老师这回去洛阳,是想找寻一个答案,那就是咱们周朝当年为什么会兴旺,现在为什么会衰落。这个答案要是找到了,对咱们鲁国可是非常有利,所以俺老师要做的,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课题,您干吗不给他提供点儿课题资助呢?”

国君觉得有道理,大笔一挥,批给孔子一辆马车,两匹骏马,还配了一名司机,路上的经费国家垒包,另外让南宫敬叔也跟着孔子一块儿去。到洛阳后,孔子拜访老子,请教苌弘,考察了一些名胜古迹;然后顺利返回鲁国。

周游列国的经费问题

去洛阳请教老子以后,孔子开始频繁地到鲁国周边的几个诸侯国去。35岁那年,去齐国。38岁那年,去东周。55岁那年,去卫国。。59岁那年,又去卫国。60岁那年,去宋国,然后又去郑国、陈国。6l岁那年,离开陈国,来到蔡国。63岁那年,再次到卫国。

齐国在今天山东。东周、郑国、卫国、陈国、蔡国,都在今天河南。宋国的主要疆域,是在今天河南。传说孔子还去过楚国,这楚国,主要疆域在今天湖北。史称孔子周游列国,他所周游的,不过现在两三个省而已,足迹所至,不出中原。

但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孔子到了诸国,一般都要居住一段时间。像在齐国,一住就是两年。后来去卫国,因为受到卫灵公优待,住的年头更多,在其他诸侯国碰壁之后,第一个想到的避难所,不是鲁国老家,而是卫国。

二、不管到哪个诸侯国,孔子都不是一个人去。第一次到东周问礼,还带了一名司机、一个南宫敬叔,后来去卫国、去郑国,去宋国,七十二弟子当中除了在外做官的,大都跟着。

三、如前所说,当时交通落后。

有这三点因素存在,孔子周游列国,那经费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他们师徒不是列子(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传说列子贵虚尚玄,修道炼成御风之术,,能够御风而行。常在春天乘风而游八荒);不可能御风而行,饿了也不能喝西北风,吃、住、行、抵达异国后的人际交往(孔子不管到哪个诸侯国去,都会提前预备一批礼物)都需要钱。

予贡不可能是主要的赞助商

这经费来源,有一个很关键的渠道就是他人赞助。譬如孔子去洛阳考察,鲁国国君派车派人一路随行,就是一例。

还有一例:鲁国大夫季孙氏,曾经一次性送给孔子师徒小米1000锤。1000锤小米有90吨,师徒70多人都来吃,也能吃个三四年的。

孔子晚年回想旧事,很感激帮他申请经费的南宫敬叔和送他大量粮食的季孙大夫。孔子说,要没有他们的赞助,我的“道”恐怕是没办法向外传播的。

孔子的学生当中,子贡给人的印象一贯是很有钱的,很多人都认为,孔子周游列国,子贡从经济上做了不少贡献。这个看法,有待于纠正。因为子贡比孔子小得多,当孔子周游齐国,卫周等诸侯国的时候,他刚出生,没机会给老师提供赞助。

事实上,孔子50多岁的时候,在鲁国已经为官几年,先后做中都宰;司空、大司寇,年薪最高时90吨小米(前面已分析并计算过,此处“俸粟六万”即年薪90吨小米),手里应该也有·些积蓄,此后去卫、宋、陈、蔡等国,即使没有赞助,也未必不能自力更生一段时间。

选自《文吏博览》2011.1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