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落魄诗人,也并非就都一个个地流落街头,沦为乞丐,沦为饿殍,沦为“填沟壑”的路边“冻死骨”。他们还是有一些生存之道的。
祖上遗产
唐代的科举考试不是面向民众的普及教育,因此,能够取得科举考试资格的,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者经济基础的人家的子弟——这其中包括了一些破落人家的子弟,真正的底层百姓子弟是不可能取得参试资格的。换句话说,唐代的落魄诗人,他们的家往往不是赤贫之家,多多少少会有一点田地房屋。当然,有一些人在漫长的求学、参试、跑官过程中,把原本就不丰厚的家产消耗殆尽,这情况也是有的。
举杜甫为例。杜甫分别在24岁和36岁两次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都遭失败;在长安的跑官也很不如意,虽然40岁的时候通过延恩匦进献三大礼赋(《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效赋》),受到唐玄宗的赞赏,命令他在集贤院“待制”,等于得了个进士出身。但是,所谓“待制”,其实是“待业”,真正得到一个官职已经到了44岁那年的十月。先是封他做远在云南的河西县的县尉,被杜甫拒绝了,接着改封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接受了。这是一个管理兵器甲仗、门禁锁钥的职位,级别是正八品下,自然是没有多少油水的,因此杜甫上任的时候,自嘲说这是为了解决酒钱问题。
从上边简述可以看出,杜甫做官的时间并不长,其余时间多是漂泊在京城。这期间杜甫一家的生活是怎么解决的呢?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的末句“洛阳”下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可见,杜甫家是地主无疑。若不是战争、饥荒,就靠着田地的租税收入,养家糊口是不会太成问题的。
李白被朝廷辞退的时候,也有玄宗曾经“赐金”的记载,但是,李白从朝廷领到的俸禄不会比杜甫更多。李白自己不屑于参加耕种劳动。也没见他从事过什么其他来钱的营生,我们只见他到处学剑、学道、游览、饮酒、服药(丹药),这些都是需要钱财支持的。据他自己说,早年还曾大量散财,接济穷困公子。李白的生活费用也应该是祖上遗留下来的。有人说,李白生于富商之家,这是有可能的。
托身豪门
杜甫有诗句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许多文献也记载,唐代有不少王侯贵戚相当喜欢跟文士交游。这可能是当时的一种风尚。这种风尚,自然也给一些落魄的诗人提供了一时的庇护乃至终生依托。
杜甫诗中提到的岐王李范(玄宗之子)和崔九崔涤(中书令崔浞之弟),就是这样的豪门主人。另外,多首杜甫提到的一位何姓将军,也是这样的达官。唐代,喜欢交接文士的达官,最为有名的是张九龄、李邕、颜真卿、韩愈、韦应物、令狐楚等人,他们都曾照拂过不少落魄的诗人。
被李端称为“声名恒压鲍参军”的康洽,是一位很受王侯欢迎的诗人,他在长安出入的都是王侯贵主之家,那些王侯贵主家的骏马奴仆都跟他自己的似的,可以随便使唤。他身上衣服装饰光彩照人,使其他人相形见绌。
托庇空门
佛教讲慈悲为怀,自古佛门也确实收容了不少在世俗社会中遇到困难的人,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诗人。唐代就有一些落魄诗人曾得到过佛门的帮助。
贾岛早年投身佛门,完全是生活所迫。贾岛为僧时间,文献有不同的记载。按照《唐才子传》的说法,贾岛为僧是在科举考试连续十年失败之后。其实,贾岛内心是不喜欢做和尚的,尤其是他在洛阳青龙寺时,洛阳的地方长官下令禁止僧人午后外出,这种拘束的生活,很让贾岛感到不快。后来情况稍微好些的时候,贾岛就脱离佛门,再次参加进士考试。
也有落魄诗人,虽然没有出家,只是隐居乡村,但是也曾得到寺庙僧人的经济援助。诗人卢仝,在洛阳的时候,生活十分拮据。据韩愈《寄卢仝》一诗,卢全家只有几间破屋。家里有一个奴仆蓄着长须,头巾也不裹,有一个奴婶,牙齿都脱落了,整天光着脚走路。卢全辛辛苦苦供养十余口家人,上有母亲,下有妻子儿女。因为他跟邻近的寺庙僧人有来往,僧人便不时地接济卢仝一些粮米。
佛门僧人可以帮助一些落魄诗人,依情理,道观道士,当然也会帮助一些落魄诗人。唐代尤其是晚唐有那么多失意的诗人加入道籍,其中一些当是出于生活所迫。
选自《歌者的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