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恩仇录

 
夏商周恩仇录
2016-12-16 09:29:44 /故事大全

远古时代,夏、商、周三个不同的部族在中原争斗千余年,上演了一场场刀光剑影的大戏,也塑造了中华民族最初的雏形,它们之间的恩怨情仇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中国历史。

来自东北的商族抢占中原

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三个朝代,它们都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进行朝代更迭的?由于文字记载非常缺乏,那一段历史在后人眼里如同雾里看花,一片迷茫。

几千年前,夏朝的先人首先来到中原,不同的部落逐渐结成部落联盟,最后形成国家,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形式的王朝──夏朝。夏朝是中华文明的开端,我们常常提到的“华夏”一词便是来源于夏朝,“华”即花(春秋以前这两字不分),原为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图腾玫瑰花,“夏”意为中原之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夏族仍然是一个大的部落,只不过与周边各部落联盟,并且是首领罢了。这个部落联盟里就有商族,当时联盟中最大的部落是夏族、商族和九夷。商族部落在夏族的东北面,这从商朝遗址的发掘中得到了印证。

殷商人非常尊崇东北方位。其城池往往坐东北望西南,而宫殿建筑和王室成员、贵族居住的豪宅一般都位于城的东北角。在商朝都城殷墟发现的大墓也是朝向东北方位的,先祖在最东北、子孙列于其西南。

考古学家说,上古许多民族都有把一个方向当做吉向尊位的传统,而这个方位正是指向其民族的起源地。从殷商人尊崇东北方位来看,他们应该是起源于我国的东北。来自东北的商人具有很阔的面宽,属于先秦古人种类型中的“古东北类型”。这个人种的典型特征便是高颅阔面,在商朝以前的黄河流域是没有的,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

原来在东北的商族部落怎么来到了黄河流域呢?距今5000年前~4000年前,由于气候恶化,导致东北地区畜牧难以为继,在当地游牧的殷商部落便向南穿越燕山来到中原,一边与夏族部落结盟,一边积极发展自己。通过推行宽容的经济和政治政策,重视人才和生产,商族部落日益崛起,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了夏和九夷。

在整个夏朝,夏族、商族和九夷虽然互相结盟,但彼此间的利益争斗从未停止。当夏朝国势衰微,商族部落趁势而起,攻灭了周边的十多个部落,并吞并了夏的许多方国,使夏渐渐失去了屏障。

随后,商部落公然停止对夏朝贡,并不断挑拨夏族与另一个大部落夷族间的关系,最终使两族反目,夏族也失去了统治的最后支柱。当夏中心区域的伊、洛二水枯竭,并因此面临经济困难时,商族发兵灭了夏朝,自己取而代之。

来自西北的周人又灭了商

商朝立国将近600年,中华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发展,尤其是青铜器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商朝所开创的青铜文明,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但所有的专制王朝都无法长久延续下去,都会经历一个盛极而衰的过程。商朝晚期,又在重复夏朝衰亡的故事,当时商朝国内矛盾十分尖锐,东南方各部族起来反叛,商朝在东南连年征战,极大消耗了国力,使其对西北地区各部族的控制下降。

周的部族恰好就在西北地区。考古发现,周朝人非常尊崇西北方位。周朝的墓地、遗址大多朝向北偏西方向;在周易八卦中,象征“天”的乾卦也被置于西北方向;宗庙里,先祖的牌位摆在最西边。这些都说明周人是自西北方向入主中原的一个民族。

此外,在现今发掘的一些周墓中,特别是早期的西周墓中,经常发现一些具有白种人特征的头像和壁画,高鼻深目,头戴坚硬高帽。这与商墓中典型黄种人特征的青铜人面像明显不同,倒是与居住在中亚地区“塞种”人完全一致。

这些考古资料都表明,周人发源于黄河上游的陕西中部和甘肃西部,那么他们又是怎么逐渐进入中原的呢?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时候,生活在东欧到中亚的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开始向东、南、西3个方向大规模扩张,给周围其他民族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中国,这种压力表现为西北的“戎狄”部落不断向内地侵扰。周人就是因为不堪忍受这种侵扰,才逐渐向东迁移。相对于商,周是蛮族,文化很落后,经济不发达,但因为其在与游牧部落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了一支以马拉战车为核心的军队,军事上反而大大超越了商,最终以摧枯拉朽之势入主中原。

商和周在中原建立统治,让我们很容易误以为他们即使不是中原的原住民,也是起源于黄河流域。其实,他们的故乡都在远方。

在周武王时,周起兵攻商,殷纣王仓促间只能以奴隶为军抵御周人,结果,商朝的军队毫无斗志,牧野一战,国内商军尽没,殷纣王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就此灭亡。

夏族复仇──助周灭商

周灭商时,夏朝灭亡了将近600年,那么整个夏族人都消失了吗?当然不会,实际上,失利的夏族只是背井离乡分散到了北方和南方罢了。夏朝灭亡之后,其部族分两支往南、北迁徙,其中逃往南方的夏人演化成为巴人。夏字的古音是巴,巴意为大蛇,隐喻着夏族龙虎图腾中的龙。

说到这里又有了一个问题,这支夏人为何要向南而去呢?《华阳国志》上说,蜀人与夏人原本都是古羌人,是有姻亲的两个大部落,这支夏人是南下投奔亲戚去了。

作为古蜀文化代表的三星堆遗址的相关发现表明,古蜀文化同夏文化祭祀的仪式、祭祀器具和图腾主神,是完全一致的。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中,龙、蛇以及各种造型的鸟不在少数,而这些造型正是夏人祖先的图腾。这似乎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夏人的祖先发端于此,现在又回到故乡来了。

这支夏人躲进偏僻的西南,改称巴人,但商朝仍然不打算放过他们,多次出兵讨伐偏远的巴人,商朝与巴人之间的剧烈冲突从未消除过。到了商朝末期,崛起的周人注意到了巴人与商朝的世族大仇,于是积极联络巴人共同起兵反抗商朝统治。这也就是为什么周人虽然以前曾跟随商朝统治者讨伐过巴人,但巴人却不计前嫌,在没有任何利益的前提下,心甘情愿、死心塌地地充当伐商的马前卒。不惜血流成河,也要把商朝掀翻。

周人还联络了流亡西北的夏人后裔——姜姓羌族诸部落(代表人物是姜子牙),以及迁徙到南方的楚人起兵,推翻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夏人终于借助周人的力量报了500多年前被商朝推翻的大仇,虽然没占到什么便宜,却也一洗积郁了500多年的怨气。

商朝灭亡以后,商族遗民也返回了自己的故园,远赴东北建立了一个名为箕子朝鲜的国家,地域最初在辽西,后来逐渐东移至辽河以东直至朝鲜半岛北部,也就是今天朝鲜半岛文明开化之始。

夏人演变成匈奴

夏朝灭亡后,其后人向南的一支成了巴人,那么还有一支往北的最后如何了呢?一小部分留在了西北,演变成姜姓羌族诸部落,大队人马则如《史记》所记载,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桀流放3年而死,其子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向北迁徙最终成了游牧民族。这个游牧民族在商朝时被称为鬼方,周朝则称为戎狄,春秋战国之后被称为胡人、匈奴。

夏亡后,经过商周时期的近1000年时间,正是作为夏人的后代戎狄族中的一支──犬戎,最终灭了西周。关于西周的灭亡,大家想必不会陌生,周幽王为取妲己一笑,烽火戏诸侯,最后被攻入都城的犬戎所杀。犬戎就是夏人后裔的一支。

虽然周称夏的后人为戎狄,但并不是说他们就是异族,或者是隔绝于中原文明的野蛮人,而只是华夏民族祖先中淡出中原之后,选择了游牧生活方式的一支罢了。他们同样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和文明的缔造者,其与中原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乎从未断绝过。

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