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本叫做《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的图书正式出版发行,随即轰动学界。
这是清华大学两年多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里面隐藏了一部分《尚书》的篇章。自秦代焚书之后,这些篇目已经消失了两千多年。
孔鲋在焚书坑儒那一年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记载了公元前213年的一个故事。秦始皇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颁布《挟书律》。民间只允许留下农耕和手工相关的书籍,其他只能保存在官府。
孔子的八世孙孔鲋这一年51岁了,他一生都在兢兢业业地学习和传扬祖先留下来、被称为“六经”的典籍。他的朋友、魏地名士陈馀找到他,跟他说:“秦将把先王的书籍都消灭掉,而你存这么多书,太危险了!”
孔鲋回答说:“我所研究的是无用的学问,了解我的人只有我的朋友。秦不是我的朋友,我会有什么危险呢!我将把书藏起来,等要找这些学问的人来,他们来了,也就没什么祸患了。”于是,他把这些书藏了起来,等待将来重新流传。
而在山东济南郡(今山东章丘南),一个曾经担任秦博士的儒生冒着同样的危险,将记载唐尧、虞舜、夏、商、周时代历史典故的《尚书》藏在墙壁夹层之内,期待有朝一日它能重见天日。
公元前213年,秦收天下书而焚之。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璀璨年代落下余晖,不可统计的古代典籍从此灭绝。
藏在墙壁中的典籍
秦亡汉立,公元前191年,刘邦的次子汉惠帝刘盈颁布了一条重要的命令:废除承袭自秦代的《挟书律》,使各家思想重新生发流传。
济南郡那个儒生这时已经69岁了,他听到这个消息,挖开自家的墙壁,找出当年冒着杀头危险保存的《尚书》。一些竹简已经在数十年间腐坏,保存完好的还有29篇。他开始在齐鲁之地教授《尚书》。到汉文帝时,皇帝听说了这个儒生的故事,召他进宫整理典籍。但是此时他已经90多岁,老不能行。文帝派时任太常掌故晁错到儒生家,抄得《尚书》,重新流布于世。这位儒生,被称为伏生。
又过了几十年,到公元前154年,在位的皇帝是汉景帝刘启。他把儿子刘馀封为鲁王,封地在曲阜,孔子的故乡。鲁王随即开始扩建自己的宫室,拆毁了孔子的旧宅。在一堵破墙里,人们也发现了一堆竹简,上面刻写的不是当时通行的隶书,而是一种更古老的文字──蝌蚪文。
后来,这些竹简被孔子的第十一世孙孔安国得到,他辨析古籍,发现里面竟有伏生所传《尚书》里没有的十六篇。
没有人知道,这些竹简是否是当年死于抗秦战争的孔鲋所传。
清华简穿越两千年
公元311年,晋“永嘉之乱”,中原的读书人和书籍,又一次遭遇浩劫。孔安国留下的《尚书》篇目,又全部亡佚,后来出现了一些伪造的《古文尚书》,经过历代学者辨析,认定悉是伪造。
直到2008年7月,清华大学接到一笔捐赠。捐赠的内容是一批流散到境外的战国竹简,多达两千余枚。清华大学组织了十余位专家、教授、博士,建立研究团队,对这批竹简进行整理、解读。在3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用毛笔一点点清除霉点和污迹,将竹简封入装有无菌纯净水的玻璃瓶里。竹简已经散乱无序,他们根据竹简的长短、编绳位置,乃至字体,将它们重新编排起来。
经过对这些战国古文字的辨读,人们发现竹简的内容多是经、史书籍。北京大学加速器质普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这批简中的无字残片标本进行了AMS碳14年代测定,结果显示,竹简是在公元前335年到275年间保存下来的。
当辨读逐渐进行下去时,人们开始兴奋,他们发现竹简上的文字竟包含有《尚书》的篇目,其中一些是流传至今的文献中所未见,十多位专家从2300多枚竹简中编订整理出文献60多篇。
这些竹简是谁保存下来的,无可考证。也许,和伏生一样,他是一个史学家语焉不详的小人物,也许只是战乱中一次偶然的湮没。冥冥中似乎有历史的意志庇佑,虽然在两千年里经过焚书、屠城、颠覆,古老文明的血脉依然悠悠不绝。
选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