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中清军的荒唐战术

 
鸦片战争中清军的荒唐战术
2016-12-16 09:48:46 /故事大全

马桶战术

1841年1月,鸦片战争已进行了半年多,虽清朝做了很大让步,把战争“祸首”林则徐也已经惩办。但英国人似乎仍不识抬举,竟攻占大角、沙角炮台,再次向天朝上国叫板。道光帝大为光火,1月27日任命皇侄、御前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调集江南几省17000精兵到广州“靖逆”。奕山身为亲贵,自幼居住京师,依照大清国律家法,无事不得外出。道光担心侄子不谙军事,派湖南提督杨芳作参赞大臣协助。在花钱上十分节俭,几乎到吝啬地步的道光还派了户部尚书隆文为奕山主管钱袋子,自由调拨军需军费。

奕山、杨芳等人于3月5日到达广州城。当时,广州城里人心惶惶,杨芳为了稳定人心,仓促组织了一场充满迷信色彩的“马桶战”。说起杨芳,可是嘉道年间的一位名将,在镇压白莲教起义中,屡立战功,从把总一直升到提督,成为省一级高级将领。他认为英舰能够在风浪汹涌的海上用大炮命中目标,“必有邪教善术者伏其内”。而破英人必先破其善邪术者,而破妖魔邪术之法,一日“阴门阵”,此策极有效验。然操作甚难,且甚不雅。二日“狗血喷头”,此策亦有效,但广州家狗不多,一犬之血极有限,急切间难以筹集大量狗血。三日“污秽扑面”,也可使敌邪术失效。屎尿自然极易收集,此计大妙。杨芳传令保甲“遍收所近妇女溺器为压胜具,载以木筏出御马桶,由一副将领之,自部卒隔岸设伏,约闻己炮响,即举筏齐列水面,溺器口向贼来路,而后抄出筏首夹攻之”。是日,珠江江面,上千筏子顺水而下。两岸杀声震天。英军发炮轰击阻截。场面可想而知。这一场以迷信对科技的闹剧,最终以失败告终。当时有人讽刺杨芳的马桶战术:“杨枝无力爱南风,参赞如何用此攻,粪桶尚言施妙计,秽声传遍粤城中。”

“火攻”战术与“特种部队”

马桶战不行。奕山、杨芳们经研究又生一计,学三国时代诸葛亮、周瑜赤壁火攻之战术。满洲将领都把《三国演义》当兵法教本,老祖宗皇太极不就是用“蒋干盗书”之计赚杀了明朝大将袁崇焕吗?面对珠江想起赤壁也很自然,来一次“火烧珠江”定能克敌。与上次不同的是。浸过油的稻草及硝石硫磺之类代替了马桶。虽然现实些了,却不能弥合冷兵器与火器之间的时代差距,英军击退了火筏,向长矛弓箭的清兵发动反攻,清兵又大败而归。

1841年9月、侵略军打到浙江了,杭、嘉、湖地区的行政长官,道台宋国经想以奇兵制胜,宋国经对《三国演义》不太感冒,因那毕竟有小说家虚构的成分。而宋朝名将狄青的克敌之术却是史实。他想到宋朝名将狄青在战争中披头散发、头戴铜面具,将西夏兵杀得大败而逃,觉得此术定可制夷。宋国经要打造一支克敌制胜的”特种部队”。他派人向市场上购买丫纸糊的面具数百个,招募了342个乡勇,装扮成鬼怪,在衙门内昼夜演习。操练纯熟之后,再派都司一人、千总一人率领这支“特种部队”巾战。那天是个大白天,342个乡勇。人人戴着假面具,手持大刀长矛,边跳舞,边向前冲。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老虎战术

1841年10月,东南沿海形势紧张。道光帝派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奕经为扬威将军,统领蒙古都统哈良阿,固原提督胡超为参赞大臣赶赴浙江“剿夷”。奕经也是皇室,但他属于”颇欲有为而不更事,尤昧兵略”的人物,道光对奕经寄予厚望。离京前,道光在勤政殿接见他,要他“申明军纪”,尤其指示他:“用兵之妙,当以汁胜……随时设法,缜密为之。”

道光的“指示”奕经是牢记在心的,但前面诸将的败绩,使他心有余悸。“用兵之妙,当以汁胜”,说得好听,他无计可施,只得祈求于神灵。在杭州,他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见东海上刮起一场飓风,把英国人的舰船都刮沉海底,英夷皆葬身鱼腹。醒来他向手下一说,坚信这是天授妙汁。于是,他一面派人去寺观焚香答谢神灵,一面派人急觅老虎:好不容易在长兴一老猎户家访着了一副陈年老虎头骨。如获至宝,悄悄派亲信投入钱塘江口外的海里,静候佳音。期待着老虎人海,激怒龙王,来…场坨虎斗,刮起一场大风浪,从而让英夷成为龟鳖,孰料竟一无成效。无奈又到关帝庙求签,得一签中有“不遇虎头人一唤,全家准保汝平安”之语。众幕僚参详结果,有人献“五虎尅羊”之计。“羊”者洋也,英国人。奕经大喜,说这是“虎头之兆”,是神授机宜,决定以“虎”制敌按旧时说法,寅属虎,于是奕经便选择王寅年、壬寅月、戊寅日、甲寅时作为反攻之期,这样便把时间定在道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九(1842年3月10日),夜四更,共四虎、,为了提高保险系数。又增加一“虎”,奕经特命虎年巾生的安义总兵段永福统领西路兵马。奕经派人赶制,一批虎头帽发给先锋增加神力,并禁止这批虎头人带土枪抬枪,以免上天把他们也当成拿火枪的英国人,弄不好会玉石俱焚。但要多带绳索以便绑缚俘虏。无独有偶,奕经与参赞大臣文蔚二人同样在梦中见洋人上船窜出大洋。恰在此时,奕经等人按到宁波来禀,说有洋人运械上船之信。这与他二人在梦中所见相符,奕经、文蔚认为是天赐良机,万不可失。喜悦之情无法按捺,决定即刻出兵:根据这样原则确定的反攻。其结果不难料想。

奕经在浙东作战,不仅没有收复失地,反而损兵折将,充分表现巾他的无能。有人写诗讽刺奕山与奕经:“奕奕有虚名。扬威威不扬,靖逆逆不靖,广东已难堪,浙江辱更甚……圣君哪得知,蒙蔽上不闻。”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奕经有过这样一段描写:“此人是一位卓越的书法家,善写文章,但是他的军事经历主要限于主管御花园和猎苑。以及指挥北京的禁军。奕经的特长是善于制订计划和准备工作,对于这些事他干得很热心……在军队实际进入战斗之前的一个月,一位有名望的画家以北宋美丽而色彩鲜艳的院体画法描绘了一幅凯歌高奏的战斗图画。奕经本人甚至举行过一次作文比赛,这使他忙了好几天,以决定哪一篇宣布即将来临的胜利的文告写得最好。他最后选定了一篇,其中虚构了交战情况和对每个带兵官怎样传令嘉奖。”

人们读了上述鸦片战争中御敌的荒唐故事,对“天朝上国”为何会败于英夷小国恐怕有了更深的认识。中岡的封建统治者历来重道轻器,把道德、义理看得高于一切,视科学为雕虫小技,冉加上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举国上下形成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愚昧与迷信。愚昧不能抗敌,自然也不能兴邦,中国要发展、强大,就必须铲除旧制度的同时,铲除滋生于这一土壤上的形形色色的愚昧和迷信。

选自《文史天地》2012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