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神铺就的丝绸之路

 
为神铺就的丝绸之路
2016-12-16 09:47:25 /故事大全

长达7000公里,充满艰难险阻的欧亚商路上最重要的商品居然是给神用的。

汉武帝时期,张骞先后两次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建立起一条东起中国长安,西到东罗马君士坦丁堡,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商路上,络绎不绝的商队冒着流沙风暴、冰雪袭击的危险,披荆斩棘,将大量的中国丝绸运往中亚、印度和罗马,带动沿途各国的贸易繁荣。

西方人喜欢中国丝绸不假。但是这种布料毕竟是一种奢侈品,并不适合劳动百姓日常穿用,君主贵族们毕竟没有几个,全家老少穿得再多,能穿多少呢?光靠他们就能制造如此旺盛的需求吗?其实丝绸之路的繁荣与佛教基督教的兴起有很大关系。

早期的佛教主张通过坐禅或自我牺牲来积功德以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但是到了公元初的几个世纪里,大乘佛教在印度西北部发展起来,开始大谈信徒应向寺院捐赠来积功德,以便为此生或来世带来实际的好处,佛教经典明确规定信徒应该用丝绸和七种宝石来装饰佛塔和佛像:“不管是谁,只要把一段细丝绸装饰在世界救主的塔庙上,一切都会顺心如意,不管是在天上还是人间,都不会降生和生活在贫穷低下的人家:他会享受荣华富贵,在世上成为‘王者’”。

5世纪初法显往印度取经时,他注意到佛教的礼拜典庆场合普遍使用丝绸的彩旗,人们抬着佛像游行,挂着“缯幡盖”,约一个世纪后宋云和惠生往印度朝圣时,途中在中亚地区见到一座佛塔,成千上万的彩幡悬挂其上。7世纪玄奘去印度取经时,这种习俗仍很盛行。

佛教徒,不管是中国的,印度的,还是中亚的,都不惜高价购买丝绸彩幡,僧俗信徒向佛塔敬献丝绸旗幡,向寺院赠送丝绸法衣。取经朝圣的僧人也会带着成千的丝绸旗幡和其他宗教性丝织品去印度。

基督教的发展与佛教类似。早期的基督教徒对奢侈品持排斥态度。但是当基督教会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以后,经济势力逐渐强大,便开始盛行用丝绸装饰教堂,制作教士法衣,以丝绸裹尸体下葬,用精致的丝织品来覆盖装有圣人遗骨的圣坛。基督教徒成了丝绸等东方奢侈品的重要消费者,他们总是购买最好的丝锦,而且往往要从很远的地方买来,这样才能表达他们对圣人的敬意和对圣人灵迹的信仰。

当时拜占庭帝国的丝织产品是欧洲基督徒们追捧的对象。但是起初拜占庭人并不懂得养蚕缫丝,几乎完全靠波斯人从中亚和印度买来转手的中国生丝。所以基督教徒们的需求又为丝绸之路添了一把火。

过去穿用丝绸是统治者的地位、身份的象征。可是在宗教的旗帜下那些中等富裕,甚至于贫穷的人也有权利为了虔诚而购买这类奢侈品,而他们的虔诚也刺激他们把仅有的积蓄花在宗教性奢侈品上,于是丝绸的消费范围从各国极小范围的贵族上层社会扩大到较低的社会阶层,丝织品的需求量无疑是大大增加了。

尽管在长途跋涉中有种种艰难困苦,但僧侣和朝圣者们一方面有强大的宗教信仰和虔诚献身的精神支撑,另一方面沿途的强盗和国家也不愿意为难他们。结果是,这些教徒们在传播教义的同时往往也成了商品的转运者,商人们也喜欢跟他们结伴而行。

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和基督教刺激了西方对中国丝织品的需求,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

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丝绸之路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