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盗明陵只为金丝楠木

 
乾隆盗明陵只为金丝楠木
2016-12-16 09:59:08 /故事大全

乾隆皇帝曾经也盗过墓,这位盛世名君为什么会干这种令人不耻的勾当呢?原来,他看上了明十三陵里的上等楠木,想拿这些楠木来修自己的裕陵。

乾隆盯上明陵的木头是有道理的,因为明陵的木头都是上好的金丝楠木。楠木防腐防蛀,有钱人家特别喜欢用这种木头来做大棺材,可以保持尸体长期不烂。但因为这种木头都是生长在深山老林里面,采伐和运输都很困难,所以当时每一根成品的楠木,都值上万两黄金。

朱棣在位时,社会稳定,国力比较强,他有时间也有财力派人到深山老林里去采伐楠木。采伐楠木其实是相当困难的,1000个民工进去采木,真正能活着出来的只有500人。采好以后,运输也相当困难,山路崎岖不平,根本没有办法运,只有等到每一年山洪暴发的时候,让山洪把原木冲下。所以,原木真正运到北京要三到五年的时间,乾隆当时就是考虑到,金丝楠木本身就很珍贵,采伐又很困难,于是决定,干脆省事,盗点明陵上面的东西用用吧。

据说乾隆皇帝看中朱棣长陵上的金丝楠木,当时吏部尚书刘墉、文渊阁大学士纪晓岚听到以后都很着急,这些汉族大臣就搬出《大清例律》,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杖一百,流三千里,已开棺椁见尸者,绞”。《大清例律》上是严禁盗墓的,所以乾隆也知道盗墓是很不得人心的,也违反了《大清例律》。但是他还是日思夜想着那些金丝楠木,他下边的有些大臣看出皇帝的心思,于是上了一道奏章,请示修葺明陵。乾隆一听就心领意会,借修明陵的机会,正好可以把自己想要的楠木倒腾下来,所以当时他就准奏了。

负责修葺明陵的是工部金简,还有户部曹文埴,他们两个人在奏折当中说,要修葺明陵难度比较大,如果按照原样修复是很困难的,光金丝楠木就不好搞,因为乾隆年间,金丝楠木已经被砍伐殆尽了。于是,金简和曹文埴就在奏折中提出“拆大改小”的方案。就是将明陵所有的恩殿,包括两庑这些配套建筑的规制缩小,比如说七间改为五间,五间改为三间,重檐改为单檐,这样就把楠木换下来了。其实这招,大家都明白,把大的建筑一拆,里面的金丝楠木就可以拿走了,然后再替换一些体量不用太大的木材,这是典型的偷梁换柱。

但是有一点,乾隆的裕陵在乾隆十七年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而乾隆盗十三陵,是在35年以后的乾隆五十二年才发生的,因此从时间上来讲,乾隆盗明陵修建自己的裕陵这个说法,应该不成立。但为什么民间传得沸沸扬扬,都说他盗陵呢?这也不是空穴来风,第一个入关的皇帝──顺治皇帝的孝陵里面,就曾发现有明代建筑上面的材料。而且从历史上看,把自己造好的陵墓拆掉以后再重做的事例在清朝皇家都曾发生过。但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裕陵上的金丝楠木,出处是很清楚的,清宫档案上是这样记载的:凡楠木系广东、四川、湖广、福建四省进,杉木系江南、浙江、湖广、江西四省进,金砖系江南省进,具体的就是从现在的江苏苏州进的。所以说,乾隆皇帝盗取十三陵的木材,最终其实没有用到自己的陵墓当中去。

选自《文汇读书周报》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乾隆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