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通常被认为拓展了中外贸易交流,但实际上,郑和下西洋恰恰是摧毁了宋、元两代数百年来积累的中国商业文明和全球贸易体系。不仅如此,因郑和下西洋所形成的“赍赐经济”还给大明帝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郑和下西洋“厚往薄来”
明太祖朱元璋的海禁政策打断了中国推行海上贸易的进程,而郑和下西洋,则从根本上铲除了中华势力在海洋上的扩张。
郑和自己曾说,出使西洋就是“赍币往赉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天妃灵应之记碑》)在这种“金元外交”的思路之下,所谓的“贸易”也成了“金元外贸”。根据《永乐实录》记载,当时苏门达腊与柯枝(今印度科钦)等地胡椒每百斤价格约1两白银,明政府在《给赐番夷通例》中却规定,每百斤胡椒的采购价为20两白银,这种慷慨令世界瞠目。
“厚往薄来”的政策,在郑和下西洋中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每到一地,郑和便“昭示恩威”、“普赉天下”,大把撒钱,同时要求各国“知正朔”、“奉天道”、“尊事中国”,“勉图勿怠”。这等于是用金钱买到了一群“小弟”及当“老大”的面子。东南亚最需要的中国产品,比如茶叶、丝绸、瓷器,郑和都无偿或低价地到处送,当然主要是送给当地的贵族和头人,大搞政府公关;而中国所需要的东南亚产品,比如香料,郑和就以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当然,郑和还大量采集奇珍异宝,将航行变成一次奢侈品购物游,提升了其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含量。
“厚往薄来”,当然不是平等互利的商业,而是颇具中国特色的“赍赐经济”。大明朝的老百姓勒紧裤腰带,支撑起了帝国的虚幻脸面。而已经形成并运行了数百年的中外商贸体系,被郑和切断了命根子,遍布东南亚的华商因此遭受致命的打击。
朝贡使团来中国“吃大户”
郑和下西洋也使东南亚的“朝贡者”们可以免费搭乘他的伟大舰队,到中国大做其朝贡生意,只要向大明政府献上几句好话和几个媚眼,就能得到大把实惠。在利益驱动下,这种“赍赐经济”成为“藩属”们捞钱的工具,也成为日后明帝国的沉重负担。比如,暹罗(泰国)的“碗石”,正统二年(1437年)的“赍赐价”是每斤250贯,暹罗人就使劲“上贡”,七年后居然输入8000斤,礼部无奈.只好降价为每斤50贯。之后,继续打对折,但暹罗人还是继续“上贡”,礼部最后只能明令禁止。
同样,一把在日本只值800-1000文的军刀,大明帝国的“赍赐价”高达5000文,日本人立即将这作为好生意,前两次每次“上贡”3000把,第三次增至9968把,第四次30000多把,第五次7000多把,第六次竟高达37000多把。大明朝民间禁止持有武器,政府只好照单全收。
随着这种“二百五”的“生意”,朝贡使团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国“吃大户”。明成祖在位期间(1402-1424年),总共接待了193个使团。宋元以来就一直活跃的“市舶司”,自此实现了职能的转变:本是为国家征收税赋的“海关”,结果成了“统战部”,扮演着散财童子的角色──如同郑和一般。
“赍赐经济”给大明带来沉重负担
从海洋帝国、商业帝国,转型为内陆帝国、农业帝国后,“赍赐经济”成为大明帝国的沉重负担。朱元璋时代就已经开始发行大明宝钞,官价规定每钞一贯折银一两。到了郑和下西洋最红火的年代,政府为了控制宝钞的急剧贬值,只好拿“上贡”而来的进口香料代替工资。明成祖死前三年(1422-1424年),官员们的工资除了春夏两季能领到钞票外,秋冬都只能领取胡椒、苏木,五品以上高级干部工资的70%为实物,五品以下的60%为实物。明成祖死后,这种情况继续恶化,胡椒、苏木成为另类“代价工资券”。宣德九年(1434年)以胡椒每斤准钞100贯、苏木每斤准钞50贯,发放给了官员们。不久又扩大到军队中,军饷的一半由胡椒、苏木代替。这种特殊的“代价工资券”,一直使用了四十多年,直到因胡椒、苏木库存耗净才停止。“万邦来朝”的库存,大明王朝整整消化了近半个世纪,其间,穷疯了的官员们充分调动聪明才智,将中国官场的腐败推向了更深、更高和更强。
成化年间,有太监鼓动明宪宗朱见深效仿永乐故事,再下西洋。车驾郎中刘大夏藏匿了郑和下西洋的所有文件,愤怒地说:“三宝(郑和)下西洋,废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时敝政,大臣所当切谏者。旧案虽有,亦当毁之以拔其根。”(《殊域周咨录》)刘大夏在日后被指责为摧毁航海技术的罪魁,其实,他无非只是说了句良心话、做了件良心事而已。
郑和下西洋,虽然是航海技术层面的伟大,却凿沉了本可遨游全球的“海洋中华”的巨轮;虽然是政治压倒经济的伟大,却令数百年来和平富庶、充满朝气的中国海疆成为海上墓地。
选自《老年文汇报》20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