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21日夜,美国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从德国法兰克福途经英国伦敦飞往纽约的途中,在苏格兰的洛克比镇上空,突然发生猛烈爆炸。飞机爆炸的碎片从空中落向地面,引起洛克比镇大火,导致镇上11人死亡,而飞机上的259人全部丧生。
空难发生后,英美两国成立了联合调查团,负责空难调查和案件侦破。
就在空难发生的第二天,1988年12月22日的黎明,六百多名英国警察包围了洛克比地区,开始地毯式的搜索。由于飞机是在9300米高空爆炸,残骸碎片散落面积极广,搜寻人员带着各种仪器和工具,对该地区的湖沼、森林、公路等全面仔细搜索。用了一周时间,找到了飞机残骸大大小小共一万八千多件碎片。所有的碎片一律封存,由空难调查委员会集中到一个飞机库里,调查人员尽量将飞机拼装复原,并对残骸逐片进行检查。
调查人员发现,在飞机前货舱下端靠近舱门一侧,有一块50厘米见方的飞机残片,与飞机其他部位的解体性破裂不同,它是粉碎性破裂,而且有凹痕和烟熏的迹象。这一证据表明,飞机内有一个爆炸装置爆炸。
前货舱的货箱,是存放乘客行李的地方。在对货箱的残片进行检查后,调查人员发现,有一个货箱壁上有凹痕和被烟熏黑的地方,但货箱底部没有这些痕迹。这说明爆炸装置是在其中一个行李箱里,下面还有其他行李。
事故原因已经清楚,但制造了空难的凶手是谁呢?线索依然要从不计其数的碎片中寻找。在对行李箱和衣物残片进行检查时,调查人员发现,有56块碎片与炸弹爆炸的痕迹吻合。他们将这些碎片还原成一个棕色硬壳的行李箱。同时,他们还找到一些嵌着行李箱碎片的衣物和雨伞碎片。专家断定,爆炸装置就是与这些衣物和雨伞一起,放在这个行李箱中的。
在衣物残留的部分商标上,调查人员确认出品牌,甚至发现一件婴儿服装上还留有“马耳他制造”的字样。1989年8月,调查人员来到马耳他,他们找到生产这些牌子衣服的厂家和销售这些衣服的商店。在一家商店里,店主提供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在1988年圣诞节前的一天下午6时30分,一名男子在他的店里买了一些上述牌子的衣服和一把雨伞。这名顾客从口音上听是个利比亚人,而他买衣物时,显然并不在意买的是什么样的东西,雨伞则是因为当时正在下雨,他随手买的。
调查人员将重点集中到利比亚人身上。在十几张可疑分子的照片中,店主指认出其中的利比亚人迈格拉希。德国安全机构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迈格拉希在1988年12月20日下午,曾用假护照进入马耳他,并在21日上午就离开,这次马耳他之行,正是为了把爆炸物放上飞机。随后的进一步调查发现,帮助他把行李箱送上飞机的,是利比亚航空公司驻马耳他卢卡机场的经理费希列。
至此,调查人员用了三年的时间,经过现场调查和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刑事侦查,终于将这件涉及多国的大案基本上查清楚了。1991年年底,苏格兰警方发出了逮捕迈格拉希和费希列的通缉令。
整个事件能真相大白,简直是一个奇迹。而制造了这个奇迹的,则是调查人员的对任何蛛丝马迹绝不放过的细致搜索。
选自《特别关注》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