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进皇宫的“清明上河图”

 
五进皇宫的“清明上河图”
2016-12-16 10:06:38 /故事大全

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幅价值连城也是家喻户晓的宋代社会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作者是宋代赵佶朝供职翰林画院的宫廷画师张择端。整个画面沿汴河展开,自然流畅,点面结合,真实细腻,生动感人。画面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描述了汴京郊区农村景象,树林、淡雾、茅舍、驮炭的毛驴车队,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氛围。往前则是萌芽的柳林,交错的乡间小路,扫墓归来的人群,点出了“清明”。中段画面描述了汴河中往来穿梭的船只,吃力前行的纤夫,河上木制“虹桥”上熙攘拥挤的人群、车辆。最后一段描写了市区街道,街上车马行人,男女老幼,三教九流摩肩接踵,两边酒楼店铺百肆杂陈,香港宋城仿此图而造。好一个“百家技艺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的“丰享豫大”景象。全面反映出作者对北宋永平时期汴梁生活的赞美和怀念。《清明上河图》自成画之时便被列入“神品”,而历代鉴赏家更是视其为无价之宝。因此,历代皇亲国戚、权臣富家,为争夺它演出了一幕幕悲剧传奇。

《清明上河图》成画后首先收藏在北宋宫廷内,后在南宋理宗时被权臣贾似道得到。1126年11月金兵攻人汴京后,《清明上河图》被贼人混水摸鱼偷到民间。南宋时,临安(杭州)街市上出售的摹作复制品很多,售价一两银子。到了1206年,蒙古人灭掉金朝、南宋建立元朝,元朝统治者四处搜刮财宝,《清明上河图》第二次被收入皇宫。但是,由于元朝统治者并不十分了解绘画艺术,竟然被一个装裱匠出身的文人杨准以重金购得。此后,又经过静山周氏、蓝氏、吴氏,明代大理寺卿朱文徽,华盖殿大学士徐溥、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兵部尚书陆完、蓟辽总督王忬、奸臣严嵩等人收藏。从王忏到严嵩,则又演出一段传奇。传说王忬得到国宝不久便被严嵩及其儿子严世蕃得知,二人向王忬索要。王忏迫于严氏父子的权势,就使用一个计策,请了画师王彪临摹了一幅送给了严嵩。可不久事情败露,严嵩借口王戍边失利,上奏本杀死了王忬。王仔之子王世贞也是著名文人,为父亲的冤死悲愤万分,发誓报仇。他有意接近严家父子,一次严世蕃问王世贞写什么书呢,王世贞计上心头说写了小说《金瓶梅》,王世贞写完书,将每页纸下角都浸上砒霜,送入严府,想将严家父子毒死。严家父子很快失去了皇上的宠爱,被问罪抄家,《清明上河图》第三次进入了皇宫,王世贞也报了大仇。

但是,明代隆庆并不很懂绘画,被嗜画成癖的成国公朱希忠求要到,后来又辗转到太监冯保手中。冯保在画后题跋中写道:“观其人物界画之精,树木舟车之妙,市桥树郭,迥出神品,俨真景之在目地,不觉心思爽然,虽隋珠和璧,不足云贵,诚希世之珍欤!”冯保在生前又将宝图卖出了,此后社会上伪本仿品流行,不下二三十种。到了清代乾隆年间这件国宝被湖广总督、鉴赏家毕泷从他人手中买到,他兴奋地在画上盖了“毕泷审定”的印记。但好运不长,嘉庆四年,毕泷因“剿匪”不力,滥支军费,被死后抄家赎罪,《清明上河图》第四次被收进皇宫。但宝图的命运并非到此就一帆风顺了。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溥仪又以赏赐其弟溥杰为名将国宝偷运出宫,存到了天津租界。1931年日本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1932年建立了伪满国,溥仪又将宝图携带到长春,存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

1945年8月,溥仪“迁都通化”。8月17日,溥仪携带国宝逃到通化大栗沟乘飞机逃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被赶来的我人民解放军俘虏,《清明上河图》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当时,《清明上河图》暂存在东北人民银行,又转到东北博物馆。

1952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鉴定家杨仁恺受命到长春清理伪满皇宫流散文物,竟然发现了《清明上河图》,欣喜若狂。不久,宝图被上调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五次进入皇宫。《清明上河图》问世九百余年,历经风雨,饱经沧桑,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清明节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伊凡的狼群
下一篇:致命诅咒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