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3月,中国远征军的孙立人新38师完成整训,投入野人山战役。
野人山战役的终极目的是反攻缅北,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需修筑一条可供运送重型装备和物资的公路。这条公路要经过野人山,可那里已被日军侵入,孙立人的任务是为工兵开路。
野人山的毒虫猛兽,埋葬过中国远征军第5军数万将士。此处山高林密,仰不见日,包括新38师在内,整支驻印中国军队都缺乏丛林战的经验和能力。
此前,驻印中国军队专门在印度进行过丛林战的训练,但一打之后就发现,演练与实战不能画等号,丛林战的艰苦程度也远超平原战。
新一轮丛林历险最大的对手已不是毒虫猛兽,而是人——更加富有丛林作战经验的日军小股部队。
在野人山,日军的防御阵地都设在要道两侧的密林深处,阵地呈圆圈形,里面交通壕四通八达。此外,他们还在大树上用沙包筑成小碉堡,或者干脆将精于射击的狙击手绑在树上,带好粮食和弹药,居高临下,专门袭击你的带队指挥官,几乎是百发百中。
由于大兵团无法展开,孙立人只能以连为单位进行轮番攻击,而这样一个规模很小的野人山战役,竟然阵亡三十多个连长,等于全师步兵连的连长都重新换过一遍还有余。
大森林里没有老师,只有大灰狼,你要想成为一个有经验的猎人,必须学会动脑。
恰好孙立人是一个爱动脑的将领。
所有美制武器,榴弹重炮一时运不进来,步机枪的效率极低,子弹打出去全被树枝柴草挡住,一不小心还可能伤着自个儿,但是孙立人发现,有两样宝贝却很好使。
第一是迫击炮。早在万家岭大捷时,这一炮种就证明了它在山地战中的价值,到了丛林战,人家一样威风八面。
第二是冲锋枪。丛林里面,当鬼子尖兵突然端着刺刀从暗处扑来的时候,来不及瞄准不要紧,怕白刃拼不过也没关系,冲锋枪一梭子过去,便能将他打成马蜂窝。
孙立人依靠这两样武器,开发了一种独特的丛林战战术。
先用冲锋枪警戒搜索,找到日军防御阵地后,再组织迫击炮进行覆盖式轰击。
不是轰工事,而是朝防御阵地四周的树林使劲,到最后,那些参天大树被炸得如同火烧过一样,只剩下一根根焦枯的木桩。至此,防御阵地完全裸露出来。
与此同时,步兵掘壕而进,围绕防御阵地建立包围工事。
包围已成,原先复杂的丛林战变成相对简单的攻坚战,从迫击炮到机枪、手榴弹,都有了用武之地。
孙立人的战术,令自高自大的美国人都为之佩服,认为是丛林战的一大创举。
1943年10月,孙立人终于打通野人山,驻印中国军队不仅由此建成一条可行驶坦克辎重的公路,而且获得宝贵的丛林战经验。
选自《一寸河山一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