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十二年的一个冬日里,寇庸上街买蒸饼,经过街角的时候发现有座宅子外面贴了张纸,写着“此宅低价出售”。寇庸来到长安已经有两个月了,寄住在一个远方亲戚的家里。目前他在一个张姓的公卿府上做一个小小的门客。
长安居,大不易。地段稍微好点的宅子,大多都要在五百贯钱左右。这座大宅子位于永平里西南角,想必价值不菲。可是寇庸却奇怪地发现,这宅子的售价却出乎意料的低廉。
他根据纸上写的地址找到了宅子的卖家,是长安城内的罗汉寺。
寇庸问,这宅子怎么这么便宜?
寺院住持吞吞吐吐,迟疑了好一会儿,才说出了原因。
原来在大历年间,这座宅子被当地一个名叫安太清的人用六百贯钱买走。可是不足一个月,这座宅子就被低价转手。据说是因为安太清的夫人有天夜里在宅中突然猝死,安太清思念亡妻,怕睹物思人,就把宅子卖给了当地一个叫王的人。
王搬进宅子的第九天晚上,他家的一名丫鬟夜里起来小解,第二天清晨在院子里那口方井中找到丫鬟漂浮的尸体。
之后宅子又转手给下一个人。到了今时今日,大约有十七户人家曾经住过。每户人家都有极其恐怖的事情发生。最后这座宅子再也没人敢住,后来就到了罗汉寺手里。
听了这些传闻,寇庸有些害怕,身子发冷。可是想起寄人篱下的心酸苦闷,远方的妻儿日夜盼着自己接他们来长安生活,咬咬牙就奔回家取了所有的积蓄,又跟亲戚家借了二十贯钱,凑足了四十贯钱,买下了这座宅子。
住持见凶宅出手,捧着沉甸甸的银钱眉开眼笑地回去了。
寇庸有些欣喜,又有些忐忑不安地打量着自己的新家。有堂屋三间,东西厢房五间,占地约三亩,庭院前种了数十株槐树。刚入大门,就可以看到一面影壁,高八尺,基座足有一尺来厚,看上去是用炭泥灰建造的。
寇庸的随身物品很少,很快就搬进了宅子。他心里盘算,自己先住几天,没事发生就接妻儿过来一家人同住。当天夜里,搬了桌子抵住厢房的门窗,用被子蒙住头战战兢兢地躺在床上。
到了四更天的时候,天下起了小雨。卧在床上的寇庸在迷迷糊糊间突然惊醒过来,感到惶恐不安。外面的雨声淅淅沥沥的,似乎还有极细的哭声夹杂在其中,在半空中忽东忽西,缥缈不定。
寇庸吓得簌簌发抖,只能裹紧被子。直到黎明时分,哭声才隐去。
寇庸早上从床上爬下来的时候,衣服都已经被冷汗浸湿了。
当天夜晚,寇庸还是把门窗紧闭,听着哭声在房中发抖。
一连几天下来,整个人都憔悴了,脸色苍白。有知情的街坊劝他赶紧搬出去,不要枉送了性命。可是寇庸不肯,他所有积蓄已经都拿来买这宅子了,还欠了二十贯钱的债。他还盼着接妻儿过来一家团聚。
街坊叹息一声,不再相劝。
寇庸一天天地瘦下去,疲惫的双眼中爬满了血丝。
这天夜里,又下起了小雨。过了四更天的时候,一街坊听到宅子那边传来奇怪的声音。他下床趴到门边侧着耳朵倾听。风雨中似乎有人在大叫,还有砰砰砸墙的声音。他听得心惊胆战,却不敢开门出去。
天一亮他就召集了附近的街坊一起跑进宅子。发现寇庸光着脚躺在进门的地方,在他的身侧丢着一把大铁锤,地上到处散落着炭泥灰的碎块。那面影壁破了一个大窟窿,从里面探出半截白骨骷髅,身上的青罗裙、红裤鲜艳夺目。两只白森森的手臂支撑在地上,像是正要爬出来一样。
街坊们发现寇庸还有呼吸,赶紧找来大夫。几个胆大的把影壁彻底敲毁,把里面的骷髅挖出安葬在渭水边上。
据说,这个宅子最初是由郭子仪的夫人购置。当时郭子仪的堂妹因为一段往事,解不开心结,在永平里的宣化寺出家。郭夫人经常去看她。富贵人家出行,每次都要携带大量随从伺候。于是就购买了这个宅子安放丫鬟。传闻说,当时有个丫鬟失踪了。有人说,是那个丫鬟偷偷逃掉了。也有人说,是那个丫鬟无意中听到了不该听的秘密,所以被活埋在了这面影壁里。
一个月后,街坊看到寇庸回来,身后跟了一个衣着朴素的妇人,还有一个五岁的小女孩。三人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手牵着手迈进了他们的新家。
选自《新聊斋》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