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吃水,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工业污染,但也并不乐观。宋朝住在西湖边上的老百姓,虽然守着一湖碧波,但饮用水质量同样堪忧。因为在宋代,特别是南宋,西湖水已经开始面临污染。
最初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侵占湖水种地。官府也不是没管过,但是收效甚微,若是成立管理机构,经费也是问题。后来有人想出个好办法,既然根治不了种地的,索性放开管制,允许承租。租金用于安排专人挖湖泥、清垃圾,专心致力于解决水质变差的问题,毕竟以湖养湖是个长效机制,比突击检查的效果强得多。
不过,时间久了,还是有新问题冒出来。承租的农民为了多挣钱,不再满足于随便种点菱角、莲藕之类的农副产品,他们觉得靠天收产量太低,于是琢磨着施肥。适量施肥倒也说得过去,令人发指的是,为了提高产量,他们使用大量的农家肥,不只种的时候在作物根部绑定粪肥,还不时往湖里倾倒大粪。这样一来,产量是上去了,西湖水质却直线下降,老百姓的胃口也跟着遭殃。
宋孝宗年间,杭州知府周淙是个贴近民心的好官,三令五申百姓饮用水来自西湖,务必保证干净。为了确保水质,他专门下了禁令,坚决不允许在湖内种植任何农作物,往湖里投粪更要严惩不贷,同时鼓励群众擦亮眼睛共同监督,发现一例即可到官府举报,也可以直接出手进行抓捕然后扭送官府。
知府的用心是好的,但好心思和好政策总是难以持续,管老百姓容易,管官员难,特别是位高权重的官员。淳熙年间有个内侍毛伯益,级别不高,权力挺大,他就圈占了一块湖面建了个亭子供自己玩。
盖亭子也罢了,好歹是个景观,不会有太大污染。而像太监陈敏贤、刘公正之流,没有赏玩亭台楼阁的雅兴,却联手在西湖抢占水面,修建了水池子,盖起了“洗车房”——面向社会提供洗马服务。脏水不做任何处理,和着马毛、马尿直接往西湖里排放。
地方上的管理部门跟他们提要求,他们嬉皮笑脸;老百姓跟他们讲道理,他们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派出狗腿子吹胡子瞪眼,搞不好还要棍棒相加。怎么才能让大家喝上干净的水呢?当时有个御史鲍度,不仅工作作风硬,脑子转得也快。为了把陈、刘两位太监的肮脏生意停掉,他反复琢磨,最终敲定了一个过硬的理由。鲍御史高举列祖列宗的大旗,言辞切切,说西湖水是酿酒的水,酿的酒很大一部分有着重要用途——皇帝用来祭天地飨祖宗,如果放任西湖水遭受污染,那么酿出来的酒肯定不干不净,用不干不净的酒来祭天祭祖,是对天地大不敬、对祖宗大不孝。
奏折这么一写,鲍御史扬名立万不说,朝廷有关部门也不敢再怠慢,两个太监的生意马上关门,还跟着降职降级。西湖的水,自此又干净了好几年。
选自《传奇故事·百家讲坛》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