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出生后,按照清朝的规矩是不允许和亲生母亲同居一宫的,只能由早已物色好的乳母抚养,乳母家都是瘾君子,使得康熙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吸烟。
康熙的烟瘾越来越大,即使上朝议政,也得让太监带着烟具侍候左右。因吸烟过多,引发了胸闷、气急、咳嗽不止的毛病,御医们百般调治,也没有疗效。
一天,康熙皇帝心血来潮,想去看看自己亲自主持编纂的那部大型字典的进展情况,于是就来到了编撰馆。刚刚坐下翻了几页正在校对的书稿,烟瘾就上来了。小太监忙递过烟具,装上烟丝,点上了火。康熙一边看着书稿,一边“叭嗒叭嗒”美美地吸起烟来。
“起火了。”侍候在一边的小太监看到旁边的纸着了火,就惊叫起来。
那些撰写书稿的人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大家七手八脚地将火扑灭了。
这天晚上,紫禁城内静悄悄的,康熙皇帝为白天差一点儿酿成火灾的事睡不着觉。他猛地想到,紫禁城全是用木头建造的,稍不注意就会着火,一旦起火后就会连片烧毁,而吸烟又最容易引起火灾。他又想到,龙袍上常常被火星烧成一个个小洞,有失皇上的尊严。戒烟,不但防火,而且有利于身体健康,还可起到俭朴勤政的作用,这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他知道,打铁先得本身硬,他决定自己先戒烟,到时再下谕文武大臣戒烟、禁烟。
这第一步,康熙皇帝自己带头戒烟了,这滋味也实在不好受,每当烟瘾发作,就忍耐不住,便示意小太监拿来烟具。待小太监装烟点火后,康熙皇帝又连忙摇摇手,把烟具放到鼻子前闻了闻,就放下了。
这天早上,文武大臣们齐集在朝房,准备例行早朝仪式。画过卯后,静候那净鞭三下响,钟鼓一声鸣。可是,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仍不见一点动静。正当大家翘首盼望时,内侍太监传出话来:“万岁爷不在宫中,已于昨日傍晚悄悄地出宫微服私访了。”
这次康熙皇帝私访,主要目的是戒烟。他带着几个不吸烟的随从,一边游山玩水,一边体察民情。步行使筋骨得到了活动,野外的景色又令他心旷神怡,六七天下来,竟把烟戒掉了。回宫后,康熙皇帝宣布自己对烟草“永不用也”之后,开始了禁烟的第二步,下了圣旨,让文武百官禁烟。
康熙决定再次南巡,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京城。这天,驻跸德州。下午,有人向康熙皇帝禀报,陪同的翰林院侍读学士陈元龙仍是嗜烟如命,表面上戒烟,暗地里一刻也离不开烟具,请皇上严加惩处。康熙皇帝听后并没有表态,只是微徽地点了点头说:“朕知道了。”
过了几天,康熙皇帝把陈元龙召来,对他说:“朕知道你吸烟多年,烟瘾很大,一时难以戒掉。朕不怪你,允许你继续再吸一段时间。特带来一根烟管送给你。”
陈元龙正在担心皇上要处置他,早吓得身子瑟瑟发抖呢,一听皇上赐他烟具,顿时转忧为喜,连忙跪伏于地,向前膝行数尺,双手接过烟管。
回府后,陈元龙沐浴更衣,恭恭敬敬地把烟管放在八仙桌上,点烛焚香,叩头跪拜之后,才装好上等烟丝,点火吸烟。哪里知道,“滋滋”地吸了几口后,他猛地从太师椅上跳了起来,嘴里不住地“噗噗”往外吐,烟管也掉在了地上。原来,烟杆是水晶做的,用嘴一吸,烟锅里的火就往回倒,火星直达嘴唇边,“嗤嗤嗤”地把嘴唇烧起了一个个水泡,胡子也烧断了。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说。从这以后,尽管烟瘾难忍,也不敢抛弃皇上所赐的烟管另用其他烟具,否则就是对皇上的大不敬。陈元龙这才明白了康熙皇帝赐烟管的真正用意。
这一招起到了杀鸡给猴看的效果,文武百官哪个还敢抗旨吸烟呢?这之后,康熙皇帝开始了禁烟的第三步,在全国进行禁烟。
选自《古今故事报》530
(段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