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收复台湾一波三折。其中,武将施琅、文官李功不可没。
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吴人写的《临海水土志》,就已对台湾作过明确记述,三国孙吴政权曾派人去台湾考察居住。到明中期,大陆赴台开拓者已达十余万人。但是,明朝中期后,日本、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殖民者相继侵扰台湾。明末,荷兰人打败西班牙、葡萄牙和日本倭寇,占据台湾全岛,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
此时,福建泉州府南安县有个海商兼海盗郑芝龙,在福建拥兵自重。明政府对此高度警觉,一直设法力图化解这一隐患,对郑芝龙采取了“收拢”措施。后郑芝龙接受明政府招安,不再做海盗,官至福建都督总兵官。恰在此时,福建大旱,灾民无数,郑芝龙遂奉命以巨船载福建饥民数万开赴台湾,一方面令其自行拓殖,解决饥荒;另一方面意在与荷兰殖民者抗衡。
明亡入清,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立志抗清复明。郑成功于公元1659年以招讨大元帅的名义,率十七万水陆大军,北出伐清,结果失败。为了继续反清大业,郑成功于公元1661年率大军在台湾登陆,彻底赶走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后,在台湾建立了反清根据地。郑成功在光复台湾后的第二年即病逝。之后以其子郑经为首的郑氏集团,改变了其父亲反清复明的初衷,竟然踏上了阴谋分裂祖国之路。从此,统一台湾,即成了摆在清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
清朝康熙年间,国家虽然强大,但面对如此涉及祖国统一的大事,康熙却不愿动武。他认为用自己的政治智慧与对方谈判,完全可以解决问题。
从1662年到1683年,清政府就和平统一的问题,与台湾郑氏集团先后进行了9次和谈。谈判中,清政府为和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显示了充分的诚意,也作出过重大让步,然而9次谈判9次都失败了。
不仅如此,以郑经为首的郑氏集团,以为清朝反复谈判不愿动武是软弱可欺,“台独”的恶念愈发强烈。谈判中他反复强调,台湾“远在海外,非属(中国)版图之中”,既然台湾“于版图疆域之外”,那我“别立乾坤”就没有什么不合适,我有权将台湾建成一个独立的国家,与你们大清国有何关系?
此时清政府仍然认识不到面对这样的对手,要实现统一,武力行动应置于主导地位。康熙仍在军事上采取保守的方针,甚至一方面不合时宜地裁撤水师、焚烧战船、收缩防线,做出“仁厚大度”的姿态;另一方面,在谈判中一再让步,对和平统一仍然存在极大幻想,表示只要承认台湾是清政府的版图,可以封其为“王”,世代留驻台湾,并享受高度自治的“三不”政策,即:“不登岸受制、不剃发易俗、不改换衣冠”。
但是,郑氏集团根本不领清政府一再退让的情。见清政府因裁军而军事压力减轻,谈判桌上更加强硬。坚决不接受清政府的宽厚条件,坚持“台独”的态度毫不退缩。清政府单方面寄希望于通过和谈使郑氏集团放弃对抗与分裂的立场,最终完全失败了──统一台湾的进程白白耽误了二十年。
三
在此情况下,清政府仍然不愿动武,转而寄希望于对郑氏集团实施经济封锁。措施包括实施“禁海”和“迁界移民”,目的在于断绝郑氏集团粮饷和军用物资的供给,坐困郑氏集团,令其不战而降。
所谓“禁海”,就是严禁大陆一切船只出海贸易、捕鱼。清政府的禁海令规定:北自天津南至广东沿海岸线各省,严格禁止商民船只私自入海,用大陆产品货物进行海上贸易。这既包括中国与外国间的国际贸易,也包括大陆各港口间的国内贸易。
为了更加彻底地切断海内外经济联系,清政府还采取了“迁界移民”的封锁措施。其做法是,将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6省沿海及各岛屿的居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在沿海一带形成一个无人区。以此彻底隔断台湾郑氏集团与大陆的经济联系,使其既不能与大陆进行贸易活动,获取大陆的商品和军用物资,又无法向沿海居民征收粮饷,从而在经济上完全陷入困境。
但是,这一措施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大陆物资出海渠道事实上一直就没有彻底切断。相反因“禁海”和“迁界移民”,使大批田园土地被荒废,人民流离失所,窒息了清初曾一度比较发达的海上贸易,严重损害了当地人民的利益,沉重打击了大陆沿海经济。
更为严重的是,沿海百姓怨声载道,导致数十万百姓冒险渡海赴台,加入了反清行列,这反而壮大了郑氏集团的实力。清政府此举得不偿失,教训深刻。
四
多次出招失利,清朝统治者开始清醒认识到不诉诸武力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但是,清政府高层有一批胆小怕事的人,极端害怕打仗,认为满族入主中原已经实现,政权到手,日子安定,何必为一小小台湾再去打仗?所以他们在和谈、封锁无效等情况下,仍然反对动武。他们是兵部侍郎温代、刑部尚书介山、户部尚书梁清标、水师提督万正色。这些人提不出自己积极的解决方案,却在康熙面前鼓噪,不如暂且“搁置”,“拖一日是一日”,认为郑氏集团不会对国家有多大威胁。
康熙对问题的思考层次要高一些。他回想这二十多年走过的弯路和教训,心中甚感愤懑。决心排除杂音,不再犹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适逢郑经突然中风而死,台湾岛内因权力之争发生内斗。郑经的二儿子郑克开始掌权,岛内人心不稳。此时康熙果断将武力解决提上了日程,并选择大将军施琅为进攻台湾的总指挥。
施琅是福建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1646年,施琅与其弟施显投奔盘踞台湾的郑成功,由于才干超群,没过多久施琅就成为郑成功最为得力的将领。因为施琅青年时个性极强,常常与脾性相同的郑成功发生冲突。1651年,郑成功将施琅及其父亲施大宣、弟弟施显三人投入牢中。不久施大宣、施显二人及施琅其余家族成员70余人被杀害。施琅逃脱,回到大陆投靠了清政府。
投清之后,施琅被清政府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后封靖海将军。深仇大恨,促使施琅百折不挠,意志坚定,一再建议武力拿下台湾。现在终酬夙愿,施琅无比兴奋,志在必得。
太和殿上,康熙起身相送,对施琅语重心长:你到前线后当与文武各官同心协力,以靖海疆,我远离大海战场,情况不明,战争中就由你相机而动,全权指挥,别辜负了朕的委任之意。五
誓师大会在福建铜山召开。面对汹涌澎湃的台湾海峡,以及身边的千军万马和整齐的战船,已经63岁高龄的施琅,宝刀不老,精神抖擞。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二万多水师乘大型战船300余艘、中小战船230余艘,分三路向澎湖挺进。
1683年6月16日,清军舰队向澎湖郑军发动第一次进攻,初战失利。1683年7月16日,施琅总结教训再次发兵。18日,施琅先派战船攻取澎湖港外的虎井、桶盘二岛,扫清了外围。22日早7时,经过充分休整和准备的清军向澎湖郑军发起总攻。经过9小时激战,清军取得全面胜利。郑军死伤各级将领300多名,共毙伤郑军12000余人,俘获5000余人,击毁、缴获郑军战船200余艘,大获全胜。
施琅获胜后并未急于继续进攻,而是在澎湖“抚绥地方”,使“人民乐业,鸡犬不惊”。甚至派人捞救跳水未死的郑军官兵,使得台湾、澎湖军民“莫不感泣,愿内向”。与此同时,施琅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使台湾百姓免去刀兵之灾。郑克和大将刘国轩见施琅“无屠戮意”,已有意归顺。
1683年7月31日,郑克派人到澎湖施琅军前请降,并提出希望“仍居台湾,承祀祖先,照管物业”,可以“依朝鲜例,做一个藩属国,称臣纳贡”,但不统一成一个国家。意思是要清政府承认台湾是一个藩属国,永远使台湾与中国分离。
施琅请示康熙后,拒绝了他们的分裂图谋。1683年8月13日,施琅率大军登陆台湾本岛。
施琅登台之际,即有朝中大臣建议诛灭台湾郑氏九族,以报郑氏家族举兵抗清之仇。施琅与郑氏家族有杀父杀弟杀族之仇,如此深仇大恨,很多人也向施琅进言:你与郑家有三世之仇,何不趁机而报?
但是出乎人们意料,施琅以国家利益为重,对人们说:我此行上为国,下为民,何私之有?对已成阶下囚的郑氏集团成员郑重宣布:“断不报仇!当日杀吾父者已死,与他人不相干。不特台湾人不杀,即郑家肯降,吾亦不杀。今日之事,君事也,吾敢报私怨乎?”并折箭为誓。
施琅到台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祭奠仇人郑成功。1863年8月22日,施琅特地备办祭品,还亲自写了《祭郑成功文》在庙前宣读。祭文短小精悍,情深意挚,肯定了郑成功三代开基、光复和建设台湾。说明自己专征台湾,是要效忠朝廷,并非雪父弟之仇而来。文中还回忆了当年他们的鱼水交情。最后表示,他绝不会杀降报仇。祭文表现了施琅坦荡的胸怀,产生了极大的政治影响。
施琅不修旧怨,不仅不杀郑氏一人,见到投降的郑克等人时,还与之“握手开诚”。这些做法大大感动了郑氏集团高层,特别是郑军总兵刘国轩最为感动。他极力动员郑克归顺,并派兵监视郑氏子孙的一举一动。各乡社百姓更是沿途“壶浆迎师”。施琅的做法对争取和安抚台湾军民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9月17日,郑克送来了正式降书,施琅接受了郑氏的归降。
六
台湾回到了国家怀抱,在清政府内部却出现了“台湾弃留之争”。
清朝统治者为北方人,对台湾的历史、地理、物产全然不了解,更不知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惮于海上艰险,对此岛非常淡漠。他们当初所以要攻取台湾,其根本目的在于要消灭郑氏集团,以杜绝后患,国土意识不强。所以台湾拿下来后,弃留之争遂起。
廷议大多倾向“弃台”,这些人都是清政府重量级的人物。比如部臣苏拜、抚臣金,甚至极力支持施琅进攻台湾的内阁大学士李光地也认为“应弃”。理由是:台湾是荒壤无用之地,“得其地不足以耕,得其人不足以臣,本朝何惜海外一弹丸之地?”还有人提出“迁人弃地”的主张,说:“海外泥丸,不足为中国加广;裸体文身之番,不足与共守;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迁其人而空其地。”意思是可以把住台湾的中国居民迁回大陆,然后把台湾扔掉,谁愿要谁要。
施琅闻讯,气愤之极,给康熙写了一封长信,即《恭陈台湾弃留疏》。信中说:一些大臣,根本没有到那里去过,不了解情况,所以不知道那块地方的重要。我是去过的人,亲眼看到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又是国家的天然屏障,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我们的祖先早就在那里生聚开发,郑芝龙祖孙四代又经营达50年。如此宝岛怎么能就轻易丢掉呢?丢掉就要酿成大祸,留之则好处无穷,请圣上一定三思。但是,毕竟施琅一人势单力薄,影响力不足以撼动庙堂多数派。那些众多的清廷高官们,不停地在康熙面前宣传鼓动,弄得康熙左右为难。后来康熙竟然犹豫起来,说:我没有到过那里,不过我想,台湾隔在大洋之外,声息皆不相通。这样一块弹丸之地,看来得之无所加,不得也无所损。康熙的犹豫,使形势一下危急起来。
七
就在清廷内部争论一边倒之时,大学士李站了出来。
李,顺治三年进士,后拜秘书院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后任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此人眷遇甚厚,深得康熙皇帝信任,经常参与重大决策,起草机密诏旨。一应军机、方略、谕旨,皆由他起草,是康熙的重要智囊。遇重大决策时,康熙最终都要听听李的意见。
常常是,辅政大臣们讨论重大问题时,李一般不先发表意见,也不与别人争论,话也不多。但到最后时只要他一表态,大家常不约而同赞成他的意见。尤其康熙,多数时间以李的意见为准。所以史书上说他是清政府内“片言定是非”的人物。
李从始至终是看到了这场争论,他也权衡了这件事的利害。就在康熙征求他的意见的当口,他表态:台湾虽然孤悬海外,但它地理位置重要,可以起到屏蔽闽疆的作用。如果将它丢弃,必定会被外国人所据;如果把住在台湾的人都迁走,台湾就成了不良之人的根据地,长期骚扰大陆,那时候,我大清国将永无宁日。迁人弃地之议,绝对是短见的,施琅大将军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我赞成不丢弃台湾,请圣上采纳。
李表态后,康熙当场表示: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不久作出决定:立即收回台湾,划入版图,并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成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与厦门合设一道,派官管辖。设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驻防台湾;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驻守。
从此,清朝首次完成了统一台湾大业。自此之后,从根本上明确向世界宣示并奠定了台湾属于中国的国际法理地位。
选自《文史天地》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