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的创业故事:
任何人创业都是艰苦的,只要有坚定的自信心,不被困难压服,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即便是残疾人,也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下面是作文网为您带来的《残疾人的创业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篇一:擦干眼泪创新业屠丽芳出生不久就因小儿麻痹症而导致一条腿残疾。中学毕业后,她进了一家洗染店当织补工,本以为只要勤劳手巧,这个饭碗就能稳稳地捧到退休,不料1993年,洗染店被卖给一家饭店,所有的职工都被留下了,只有腿脚不便的她拿到了一张下岗通知书。那年,屠丽芳只有35岁。
她的丈夫刘和平是房管系统的职工,因心脏不好一直长病假在家。回到家里,屠丽芳不敢把自己下岗的消息告诉丈夫,怕他接受不了。她只是说:店里在装修,员工放假回家两个星期。
看到妻子迟迟不去上班,刘和平悄悄打了个电话到她原单位,终于得知了实情。晚上,刘和平对她说:"我都知道了,你不要瞒我。没关系,既然下岗了,也要面对现实。"听到丈夫理解的话语,所有的委屈、伤心、苦楚,一下子都涌上了屠丽芳的心头,她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刚满10岁的女儿也说:"妈妈,学校里的牛奶不要订了,把钱省下来吧。"
屠丽芳擦干眼泪,下了狠心:我有一双手,就不信养活不了一家人。她决定依靠自己织补洗染的一技之长,开家洗染房试试。在上钢新村街道的支持下,屠丽芳在浦东上钢七村里开了个小小的洗染亭。凭着精湛的手艺,她的生意十分红火,可是洗染业每年总有6个月的淡季,旺季的营业收入抵消不了淡季的支出,她的生活依然困难重重。
她开始留意路边的商店、摊点,看看有什么生意适合自己做。忽然,她发现有一样东西天天都卖得掉,没有旺季淡季之分,那就是报纸。何不改卖报纸呢?于是,她和丈夫将洗染亭改成报亭。刘和平每天骑车到浦西取报纸,她在报亭卖报,有时也拿到车站去卖。卖报是件很辛苦的工作。由于腿脚不方便,屠丽芳吃了很多苦。有一天风雨交加,她打着伞在街头卖报,大风把雨伞吹坏了,手忙脚乱间她失去了重心,连人带拐杖翻倒在地,报纸全部撒落,钱币在雨水中滚落一地......
但是,屠丽芳很要强,一份新民晚报7角,有人看见她是残疾人,常常给她一元钱不要找了,但她坚决不肯。后来,她就将拐杖藏在电线杆后卖报。4年前,她的小报亭变成了首批东方书报亭。她卖报纸也卖出了"精",她卖报时间比别人长得多,有时卖到晚上,等中班下班的人来买。她从不在摊位上看报纸,免得顾客误会她把看过的报纸卖给别人。
卖报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一年365天没有休息,早上5时半就得去拿报纸,夫妻俩吃饭都轮着。对许多家庭来说,一家三口一起吃顿晚饭是件平常事,但在屠丽芳家却是种奢望。看到父母在外面忙,还在念小学的女儿想为他们分担一些。屠丽芳记得,女儿第一次烧菜,把卷心菜和大白菜放在一起炒,菜还烧糊了,可屠丽芳吃得很香。
帮助他人走新路
就这样起早摸黑、勤勤恳恳,屠丽芳和丈夫的收入多了,脸上愁容少了。不过屠丽芳的心事却没有减少。她的周围邻居中,不乏年龄相仿的下岗职工。看到屠丽芳做得不错,他们也动心了,可是又担心会不会抢了屠丽芳的饭碗。屠丽芳主动向他们发出邀请:"我们一起干!你们挣钱也是我的心愿。"
这时,她原单位所在地黄浦区(原南市区)的百帮服务中心,帮助她创办一个非正规就业组织--"百帮丽芳报刊服务社",40多人成了首批成员。每天,屠丽芳要给他们的报纸点数、分类、登记,晚上还要清点他们交来的大量零钱,为他们做账。在屠丽芳的悉心指导下,服务社成员都做得很好。且售报点不断增加,从20多个摊位发展到四五十个,总共提供了100多个岗位。
40多岁的庄学才是自行车配件厂的下岗职工,1996年加入服务社,摊位摆在三林地区。起初他对卖报一窍不通,也不知道每天该拿多少报纸。屠丽芳从自己的份额中分出10份、15份给他,等庄学才有了稳定的销量,再替他批量进货。现在庄学才越做越好,月收入已达2000多元。
服务社的从业人员也有年轻人。昨天上午,记者在屠丽芳的书报亭采访时,正巧遇到一个小伙子来领报纸。他叫张朱军,今年23岁,现在和父母一起在灵岩路卖报,每天仅新民晚报就要卖360份。靠劳动自食其力,令小张很自豪。
篇二:一个残疾人的传奇创业故事1969年9月出生的徐珍火是个苦命人。1970年3月的一天,因为天气很冷,当时还只有半岁的徐珍火同4岁半的哥哥徐珍林跟随奶奶一起,在厨房里炉灶旁烤火取暖。由于要到屋外做点事,奶奶就把徐珍火放在火坑边的一把椅子旁,让他扶着椅子玩,并吩咐徐珍林照顾一下弟弟。奶奶出去后,徐珍林在厨房里玩起了小玩具,很快就忘记了身边的弟弟。突然,一声尖叫,把4岁的徐珍林吓蒙了,只见弟弟翻进火坑里,就像一个火球在火坑里打滚。徐珍林吓得大哭,赶忙喊来了奶奶。在邻居的帮助下,虽然徐珍火身上的火被扑灭了,但徐珍火头的右部、右肩、右手以及身体的右侧大部分被烧伤。
随后,徐珍火被父母送到医院抢救。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虽然保住了徐珍火的生命,但他最终还是失去了右手和右耳,身体右侧的脸部、颈部等处留下了大面积的伤疤。10多亩地上发展苗木梦由于家庭困难,1986年,徐珍火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了。一开始,徐珍火在集镇里摆起了卤肉摊。后来,徐珍火又帮别人看鸭子,在掌握了一些常识后,他决定从孵化鸭苗干起。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鸭苗孵化得非常成功,不少养鸭户直接到他家进鸭苗。
尽管养鸭每年能挣不少钱,但徐珍火并不满足。当他从电视和报纸上了解到全国各地正在加大城市建设,苗木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时,就决定放弃养鸭子,承包附近村民的荒山、荒地来种植苗木。为了种植苗木,他把自己十多年挣的钱全部投进去作为启动资金,但还差不少。既然没有那么多钱,搞不起大规模,那就慢慢来。他从承包10多亩荒地开始,逐渐实现了他的苗木发展梦。
招兵买马创建公司
一开始,他的苗圃场里只有楠木、红枫、紫薇、武汉粉等几种苗木,随着生意越来越大,广玉兰、桂花、深山含笑等一批名贵苗木也开始进入苗圃场,最后发展到60多个品种。2002年,江苏江都市一名叫刘德财的老板来到马回岭进苗木,当他看到徐珍火的苗木管理得非常好,而且发现徐珍火非常诚信时,决定选择他苗圃场里的苗木。当年,仅刘德财一个人,就从徐珍火的苗圃场里进了近30万元的苗木。
随后,徐珍火用挣来的钱扩大再生产,又增加了30多亩荒地。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徐珍火的苗木生意也越来越好。徐珍火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他共承包了100多亩荒地、荒山,分别在8个不同的地方。由于生意越做越大,地点又比较分散,徐珍火从附近的村庄招来了30多人长期帮助自己打理苗圃。忙的时候,有60多人在苗圃里做工。为了壮大苗木事业,徐珍火成立了朝阳苗圃有限公司,并征订了《中国园林绿化》等杂志,还经常在上面刊登自己的苗木信息。创业有成不忘乡邻为了方便办事,徐珍火买了一辆摩托车。
可是摩托车的油门都在右边,他就找来修车师傅,把油门改装到左手把上。因为只能用一只手骑摩托车,加上他的生意又越做越大,他的"一把手"的称号从此叫开来了。徐珍火富了,但他没有忘记乡亲。村民吴周杰是个双腿不能行走的残疾人,家里有荒山荒地30余亩,为了照顾吴周杰,徐珍火征收他的荒地时,决定让吴周杰入股,如今,吴周杰每年都能从徐珍火的苗圃里分得红利3万元左右,让吴周杰的生活有了保障。像吴周杰一样得到徐珍火帮助的还有不少。5月1日,徐珍火被九江县委评为"自强模范"。
该县残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像徐珍火这样的残疾人,能创下这样的业绩,实在难能可贵!"
推荐阅读:
小学生三年级暑假作文辅导
小学生三年级暑假作文
小学生三年级暑假日记
我的暑假生活作文450字
暑假英语日记50字
残疾人的创业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有更精彩有趣的民间故事想投稿赚稿费,欢迎联系小编哦QQ22284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