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君南妙联巧对

 
郑君南妙联巧对
2017-04-13 19:19:57 /故事大全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民间故事占据了很大的地位。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听故事的快乐,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郑君南妙联巧对的民间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郑君南妙联巧对吧。

>

晚清时期,峰尾峥嵘村的郑君南是当时福建沿海一带有名的诗人。他喜读诗书,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谐趣对联,他应对寓意巧妙、饶有风趣,给后人留下不少动人的故事。

童年的郑君南聪明可爱,思路敏捷,对答如流,私塾先生很喜欢他,经常出对联考他。一天放学后,师生两人同行,路过一户农家,旁边的鸡棚传来母鸡"咕咯咕咯"的叫声,原来是一只母鸡刚下了个蛋,好像在向主人报喜讨食呢。先生随口念道:"母鸡下蛋,谷多谷多,只有一个。"这上联就地取材,看起来通俗明了,却嵌入母鸡叫声的谐音字"谷多",巧妙地表现了母鸡下蛋后讨食吃的习性。郑君南一听,知道先生又在考他了,就仰起小脸思索着,忽然听到路旁树上的几只小鸟正"啾叽啾叽"地叫得欢,灵机一动,随即大声应道:"小鸟上树,酒醉酒醉,并无半杯。""酒醉"不但是鸟叫声的谐音字,而且形象地表现了小鸟欢叫的情景,先生听了不禁点头赞许。见到郑君南摇头晃脑的样子,先生紧接着又出题:"山中无酒,雀子如何歌酒醉?"此时农家主人正好出来给鸡喂食,郑君南见主人撒下几把米,略一思索答道:"家里有米,母鸡因此叫谷多。"

一天,私塾先生进门来到书案前,往砚台添了一些水,取墨磨了起来,边磨边吩咐书僮去添煤烧水。书僮端来一簸箕煤往火里添,刚添上的煤"噗噗"地爆着燃起来,火星四射,书僮急忙用沾了煤的脏手捂住眼睛。先生看了一笑,眉头一扬说:"童子添煤,煤爆童子两眉煤。"说完要学童们对出下联,但见下面坐着的学童一个个面带难色,先生有些得意也有些失望,连墨汁不小心抹到手腕上也没发觉。郑君南却看见了这情景,思忖半晌,对出一条下联:"先生磨墨,墨抹先生一脉墨。"先生看看自己手腕上的墨痕,会心地笑了,心想:对得巧,这孩子真有两下子,不妨再出个更难的上联,看他如何应对。

先生走到窗口,边洗手边思考。一阵风吹来,送来一阵泌人心脾的花香,正是暮春时节,院子里红色的花瓣飘落满地,枝头上开得正艳的几朵花随风轻摇,使人看了神清气爽。先生沉思一会儿,说:"风送花香红满地。"这句上联严谨巧妙,即使倒过来念作"地满红香花送风"也很通顺,要对出下联可颇费心思。这一回真差点把郑君南难住了,他坐在书桌前苦思冥想了很久,还是想不出一个好的下联来,便抬头向门外望去,只见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蓝得像一块通透的碧玉,近处沐浴过几阵春雨的树木绿得发亮。碧空绿树使郑君南顿觉心旷神怡,一句下联不觉冒出来:"雨滋春树碧连天。"倒过来念"天连碧树春滋雨",不但通顺工整,而且比上联意境更为开阔。先生听了,也不由沉浸在这种意境之中。

光绪三十一年,郑君南中了举人,后来在浙南为官。有一年中秋之夜,他同几位同僚好友一起饮酒赏月。其中有几位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文人,他们都知道郑君南擅长对联,就提议以"佳节美景"为题吟诗作对以助酒兴。只见一位老者站起来念出上联:"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郑君南望着当空的皓月,想起昔时在家乡望月的情景,悠悠念道:"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此情此景,郑君南的一句话使在旁的几位游子不禁陷入了思乡之中。良久,有一人突然开口说:"那日我回乡路过江边,偶得一句上联“水打沙滩,沉一堵,陈一堵”,几经苦思,仍无法对出下联,请各位赐下联。"郑君南凝神听后不禁惊叹:"好句?“沉、陈”二字音同意反,要对出下联确实不易。"见眼前点燃的烛火在风中摇晃不定,心中一亮,答道:"风吹蜡烛,流半边,留半边。"众人一听,无不拍手赞叹。

郑君南妙联巧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有更精彩有趣的民间故事想投稿赚稿费,欢迎联系小编哦QQ2228454400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陈毅糍粑蘸墨汁
下一篇:农夫斗魔鬼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