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美援朝故事:
从抗美援朝战场载誉而归的王禄入朝参战
1950年10月的一天,正要随师傅出乘的王禄在运转室听到上级要在三棵树机务段机车乘务员中挑选参加抗美援朝的乘务员时,心潮澎湃,立即说:“师傅!我想报名,到朝鲜战场上去锻炼自己……”
经组织多次审查,副司机王禄与三棵树机务段的其他19人被确定为首批入朝参战人员。20人被分配到两台机车上,每台机车10人,还配备一名炊事员。王禄所在的机车是ㄇㄎ1型652号。
接到入选通知的次日,王禄便与战友们一起踏上了入朝参战的征程。他们驾驶着机车,首先到达中长铁路齐齐哈尔铁路管理局报到,又经通辽线,转往沈阳军事管理局。他们在这里领取了军装后,被编入897部队(赴朝作战铁道兵部队的统一番号)。1950年11月,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王禄所在的652号蒸汽机车牵引着一列军用物资专列,经鸭绿江铁路大桥秘密进入朝鲜境内,开赴激战正酣的前沿阵地。
这一年,王禄21岁,是三棵树机务段入朝参战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不惧艰险
进入朝鲜后,为躲避随时都可能出现的美机轰炸,铁道兵部队只能白天隐蔽在山洞里,晚上行车,向战场上运送物资给养。王禄所在部队经常执行任务的地区是顺川—平阳—狗延岭—元山一带。其中最难行的是狗延岭地段,这里不仅山崖陡峭,地势险峻,而且盘山道上的山洞一个接一个,最大的山洞足有20公里长,隐蔽时能够放十几列物资列车。在这里行车时,虽然可以躲避美机的轰炸,但蒸汽机车冒出的呛人煤烟却依然威胁着每一名战士。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滴水成冰的寒冬,每次行至这一路段前,战士们都要提前在驾驶室里准备几大桶水,呛得实在受不了时,就把头扎到桶里,用此方法暂渡难关。
巧避美机
1952年11月的一天,王禄所在的机车组奉命把一列军用物资紧急送往前线。早已做好准备的机车组人员驾驶机车到达指定车站,牵引着军列,在夜幕的掩映下出发了。当列车即将进入崇山峻岭时,被几架美机发现。瞬间,“哒哒、哒哒……”一阵紧似一阵的枪声传来,呼啸的子弹打在机车壁上“咣咣”作响。美机投在机车右侧山坡上的炸弹掀起的石块、尘土向列车袭来。随着司机“赶快开送风机”的喊声,王禄扔掉手中的铁锹,抢先打开了送风机开关。在送风机的强大风力下,锅炉里的煤烟顿时被吹向了天空。在煤烟的掩护下,军列快速向前方奔去。午夜时分,行进中的军列再次与美机遭遇,但都被机智的机车组人员巧妙地躲了过去。凌晨,这列载有重要军用物资的列车终于安全抵达目的地。
兄弟并肩战斗
按照当时的规定,到朝鲜去的机车乘务员,工作半年就可以回国。三棵树机务段与王禄一起到朝鲜去的其他19名乘务员到规定的时间后,都陆陆续续地回国了。王禄为了能够继续留在朝鲜,两次向部队首长写血书,表示要抗美援朝到底,终于获准留了下来。而此时,在朝鲜战场上,除了王禄已经再没有三棵树机务段的乘务员了。因此,王禄被编到了齐齐哈尔机务段的机车上,继续驾驶着机车行进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
1951年年底,王禄的弟弟王发作为三棵树机务段的乘务员,也来到了朝鲜参战。在异常艰苦的战场上,兄弟二人相互鼓励,并肩战斗,与其他战友一起,共同筑起了“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用青春书写了一曲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绚丽华章。
读完本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你对民间故事很感兴趣,欢迎订阅故事大全微信订阅号:gsjx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