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救人的维和警花

 
徒手救人的维和警花
2017-04-14 11:05:57 /故事大全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故事大全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徒手救人的维和警花,快来看看吧

海地有句俗语:"对苦难而言,海地不是陌生人。"

政局动荡、贫穷饥荒、飓风频袭......灾难对于大多数海地人来说,早已像吃饭一样平常。然而,1月12日下午发生的里氏7.3级地震,更把海地推向灾难深渊。

"谢谢你,孩子!"

地震来得一点征兆也没有。

海地时间下午4点53分,来自安徽淮南的维和警察汪雪艳正与来自加拿大的马丁警官驱车在太子港市区执勤,突然,她驾驶的装甲车剧烈晃动起来。几十秒过后,她意识到:地震了。装甲车不停地左右颠簸,就好像一阵飓风突然刮来,她几乎无法握住方向盘。道路两旁的石头,开始不断往下砸落。她在继续行驶的途中,看到路两旁的行人不断尖叫,继而整座山开始坍塌,路边的建筑完全被摧毁,一阵浓烟从山谷深处弥漫开来。汪雪艳他们前行的路,终于彻底被一个巨大的滑坡阻断。她吓出一身冷汗,如果自己提前五分钟,或者车速再快一点点,肯定死于非命。眼下,她只得弃车前行。跳下车的汪雪艳骤然感觉到眩晕,循着惊恐的叫声看去,她发现一座酒店附近的民房已经变成废墟,到处是碎片和瓦砾,空气中全是灰尘和烟雾,天空都变了颜色。汪雪艳迅速掏出警务电话,准备向联合国驻海地联海团汇报情况。电话里全是忙音,汪雪艳握着电话的手僵在半空。她的同事马丁目瞪口呆,不停地用英语念叨:"完了!通信中断了,我们和所有人失去联系了。"就在她手里的警务通信中断后的十几秒钟,一名海地青年焦急地跑过来说:"有一个楼塌了,联海团的人都在里面!我带你去!""走!"如同接到命令一般,汪雪艳转身就跟着那名青年朝身后跑去。这是一个三层楼的居民房,地震前联海团的人员租住在这里。到达楼房跟前时,汪雪艳看到的是满眼废墟,横七竖八的尸体堆满地面。突然,她听到一声微弱的呼救。循着那一丝声音,她努力地寻找着。终于,汪雪艳看见了一只手!一只极力舞动着的手,从一片废墟的空隙间伸出。她几步跨过去一把握住,试图让那只手感觉到依赖。那只手也用力地握了握她伸过去的手,似乎是在表示感激。汪雪艳陡然兴奋起来:有救!她左手紧攥着对方的手,右手飞快地扒着瓦砾和水泥块。马丁也赶紧上前帮忙,20分钟后,他们抬出了废墟下的老人乔治。老人的意识还相当清醒,他真诚地对满头大汗的汪雪艳说:"谢谢你,孩子!"一声"孩子",叫得汪雪艳心里一动: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女,也是海地人民的孩子。放下乔治,汪雪艳又听到从一楼传来呼救声。她和马丁跳了进去,用门板抬出了那个腹部全是鲜血的年轻人。天很快就黑下来了。汪雪艳弯下腰、弓着背一下一下地边敲击地面边大声分别用法语和英语呼唤同事。突然,她感到脚下一软,是一个钱包。展开来,里面夹着一张外籍同事的照片,幸福的三口之家正冲她甜蜜地微笑。汪雪艳的眼泪,唰地流了下来。此时,她隐约听到二楼夹层里还有人在小声地呼救。她马上用一架很长的梯子搭上去往里看、往里走。果然,联海团的三个同事(两女一男)被卡在里面。不到30厘米高的楼板缝隙中,加上楼梯坍塌和余震不断,使得救援极度艰难和危险。聪明的汪雪艳灵机一动,找来了一只汽车千斤顶,将楼板一点点抬高。时间就是生命!没有止血绷带,她撕碎了自己的迷彩服。为防止瓦砾让伤员再受伤害,她再次用双手为幸存者刨出了一条生命的通道。很快,在国内《新闻联播》中播出了汪雪艳救出5名被埋者的详细情况。面对镜头,汪雪艳谦虚而从容:"我们不是弱女子,我们是作为维和警察来到这里的。作为一名维和警察,就是在危难的时候去帮助人、去救护人,这是我们最基本的职责。"

"蓝盔妈妈,好!"

作为中国第七支维和队的支委,在国内担任反扒大队教导员的汪雪艳由于经历丰富,又有着在第一线带队伍的工作经历,2009年9月底,刚刚来到海地不久的她被人事主管分配至联海团总部行动部的监控分析中心(简称MAC)。MAC的职位历来是欧美警察垄断的,汪雪艳是第一个在这个部门工作的中国警察。尽管工作繁忙,但作为一位母亲,汪雪艳始终牵挂着孤儿院的孩子们。她常去的这所孤儿院有102名2岁以下的孩子,马路对面的另一幢楼里还有91个2岁~11岁的孩子。这些孩子都非常脆弱。确切地说,他们大多数都不是孤儿,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他们的家庭无法养活他们。海地非常贫穷,在孤儿院,汪雪艳亲眼目睹很多孩子营养不良。实际上,大多数孩子被送到孤儿院的时候情况已经非常糟糕。太子港这座城市建在山上,坡度很大,再加上路途危险,去孤儿院简直是一种历险。因为在这个动乱的国度,危险如影随行,每一个黑洞洞的窗户都隐藏着危机,让人防不胜防。迄今为止,已经有32名维和人员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尽管如此,在地震的第二天,汪雪艳还是义无反顾地赶到了孤儿院。踏进孤儿园的大门,汪雪艳刚刚伸手抱起一个不到一岁的婴儿,突然,地面又开始剧烈摇晃,整幢建筑不停地从一边晃向另一边。晃动大约持续了45秒,后来,震荡又一波一波地袭来。婴儿们吓得哇哇直哭。其他员工和看护人员的尖叫声此起彼伏。又一次强余震来了。汪雪艳直立不起来,只能膝盖跪地,用尽全力抱住怀中的婴儿,另一只手挣扎着死死抓住另一个婴孩。旁边杂物架上的物件不停地震落下来,碎片飞溅。她竭尽全力掩护着怀里的婴儿,这时,又一阵更强的余震袭过来,她连动也不能动了。整整半个多小时后,汪雪艳终于和孤儿院里的工作人员把所有孩子都抢救到外面的马路上。此时,汪雪艳发现孩子们的外伤感染很严重。一个6岁的女孩头皮上有一块撕裂伤,感染的伤口满是血和脓。汪雪艳赶紧给她做简单的缝合。在清创时,女孩疼得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但强忍着不肯哭出声来。女孩的坚强让她感动。短短的两天内,她经历过无数次的生离死别,看到过数不清的感人场景,然而,职业的素养让她落泪却勇敢,伤心更坚强。

孤儿院的主要食物是豌豆,可是孩子们一个星期只能吃一次豌豆。汪雪艳掏出自己节省下来的方便面递给这些孩子们。看着他们狼吞虎咽地干嚼方便面,她心里非常难过。为了给孩子们重拾活下去的信心,汪雪艳取出临出国前爱人方传儒用中国书法亲手写的扇面和条幅,以及表现中国文化的中国结,一个一个分给孩子们。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充满好奇和向往。一名9岁的男孩双眼亮晶晶的,一手高举红艳艳的中国结,一手拉着汪雪艳的袖子,用当地话说:"蓝盔妈妈,好!"听到这个陌生的孩子叫自己"蓝盔妈妈"时,汪雪艳背过身去,任泪水滑落。

"感谢家乡人民的关心!"

地震后,汪雪艳与一位天津女警一起搬到了防暴队的营地。地震的第二天上午10点,汪雪艳在领导的敦促下,用海事卫星给家乡报了平安。当时,淮南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文联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汪雪艳的朋友和刑警支队反扒大队同事全部聚集在汪雪艳的家里等候电话。20分钟后,电话里传来了汪雪艳疲惫而沙哑的声音:"感谢家乡人民对我的关心,作为一名职业警察来到这里,一方面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另一方面是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示中国警察、安徽警察、淮南警察的风采。"由于电话信号不好,汪雪艳的声音时断时续。通话中,电话断开了好几次。仅仅1分钟的通话,汪雪艳的爱人方传儒仿佛开动了耳腔内的每一个细胞,在空气中捕捉着她吐出的每一个字。

海地地震当天上午9时50分,方传儒正在参加合肥的书法展。他突然接到亲戚打来的电话:"海地地震了,你家雪艳没事吧?"海地?地震?方传儒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脑子一片空白。怔了许久,他才挂掉亲戚电话,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拨妻子的手机号,他生怕拨错一个数字。"嘀--嘀--嘀--"手机里传来的是无法接通的回音!他再次核对了一遍号码,重新拔号。还是无法接通!"完了!"方传儒心里咯噔一下,他不顾一切地驱车直奔淮南。100余公里的路程,他头一次40分钟就赶到了家。扔下包,他以最快的速度拨通了淮南市公安局的电话,得到的答案是:"当地通信中断,还不知道那边的情况,正在积极联系。"方传儒每隔两分钟就拨一遍妻子的手机,但一直是无法接通状态。晚上5点半,放学回来的儿子方天行一头扎进父亲的怀里,大喊一声"妈妈"就痛哭起来。此时方传儒再急也只能先安抚儿子,父子俩开始一起等待......晚上7点整,经过9个小时的煎熬,终于等来淮南市公安局的好消息:"汪雪艳在海地平安,现在正参与救援。"方传儒"咚"地一声坐到了沙发上。汪雪艳的母亲是在《新闻联播》中看到女儿的,她激动地给方传儒打电话:"我在《新闻联播》里看见艳子了!她黑了,也瘦了!新闻里被她救的那个小伙子说“就是这个中国警官救了我”。我这个当妈妈的真为她自豪!"

徒手救人的维和警花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有更精彩有趣的民间故事想投稿赚稿费,欢迎联系小编哦QQ2228454400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