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骨状元灯

 
无骨状元灯
2022-02-25 18:57:02 /故事大全

无骨状元灯

仙居有一种特殊的花灯,里外都没有骨架,把纸片用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后,再一层层粘贴而成,因此名叫无骨花灯。这种玲珑奇巧花灯,曾经是唐宋元明清的贡品。它的出现,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

一、山中奇遇

唐太宗时期,位于仙居县城西面的皤滩古镇上,有一个名叫潘笙的穷秀才,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潘笙母亲潘林氏,为了维持生计,白天在丈夫留下的二亩半薄地上辛劳耕作,晚上熬夜绣花、织补赚点钱补贴家用。

转眼又逢大比之年,潘笙自然也要上京赶考,可盘缠还差一大截,潘林氏急得日不甘味,夜不成眠,没几天就病倒了。

潘笙想去请郎中来给母亲诊断一下,不料潘林氏舍不得把钱扔进药罐,说什么也不同意。

潘笙不敢违背母意,只得打消了给她请医买药的念头。三天后,潘林氏的病情更重了。潘笙见母亲病势凶险,索性挎着竹筐拿着柴刀登上了后山,略懂一些药理的他决定采挖草药来解燃眉之急。

谁知潘笙只顾着挖草药,不知不觉走进了大山深处,等天色暗下来准备回家时,他才发现自己已经迷路了。潘笙晓得困在这大山里,就算不是冻饿而死,也会成了野兽的点心。自己死了不要紧,可是病卧在床的母亲无人照料,恐怕也难逃一死。

想到这里,潘笙扑通一声跪下,双手合十道:“求老天给我指条生路,让我回家救母……”不晓得是潘笙命不该绝,还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苍,潘笙的祷告刚出口,一团橘红色的灯光飘然而至。潘笙惊喜不已,赶紧起身跟随前行。说来也怪,尽管地形多变山道弯曲,尽管潘笙跌跌撞撞,这团橘红色的灯光总在他眼前十丈内时隐时现。

潘笙在这团从天而降的灯光指引下,不到半个时辰便安然下了山。潘笙走出山道,转身抬头只觉眼前一亮,那团救命的橘红色灯光,静静地待在身侧。原来是一盏小巧、精致的灯笼,而提着灯笼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俊俏女子。

潘笙很是诧异,正欲请教姑娘芳名,女子笑盈盈先开了口,说他寒窗苦读十载,眼见大比之期就在跟前,却为了侍奉病母笔不提书不念,岂不耽误了前程。

“误了考期还有下次,为人子女若连爹娘都不顾,就算得中功名又怎能忠君之事……”潘笙真诚地说道。

女子听了频频点头以示赞同。交谈中得知女子名叫巧姑,自幼精通医术。巧姑还说,愿随潘笙回家救治其母。潘笙闻言大喜。

巧姑进得潘家直奔卧室,对潘林氏一番望、问、闻、切,一言不发拎起盛药的竹筐躲进了厨房。潘笙不知母亲病况如何,更不明白巧姑为何要背着自己熬药,不待潘笙询问,巧姑已把散发着浓浓药香的罐头,捧到了潘林氏的病榻前。

潘林氏二罐汤药下肚,再经巧姑用几根银针推宫过血、通经顺脉,不到三天就能下地走动了。

不过,病虽好了,身体虚弱的潘林氏还需要好好调养,可家里少钱缺粮拿什么调养?巧姑看出了秀才的难处,自愿留下来照顾潘林氏,还让潘笙安心读书,一日三餐由她张罗。

二、花灯相伴

转眼又一月余。潘林氏对巧姑十分喜爱,俩人同吃同睡犹如母女。潘笙对巧姑也从最初的感激之情中,生出了爱慕之心。虽然儿子还没有挑明,但从巧姑含情脉脉的眼神中,潘林氏看出两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已日久生情。眼见赶考日期临近,潘林氏决定捅破这层窗户纸,在儿子起程前敲定婚事。

可是,面对潘林氏的试探,巧姑答非所问,欲言又止。直至潘林氏要上山寻访巧姑父母,为儿子登门提亲时,巧姑才不得已吐露了自己的芳踪。“什么,你、你是百草仙子?!”潘氏母子做梦也没想到,眼前这个娇俏玲珑的姑娘,竟然会是百草仙子的化身。

潘笙杵在那里发怔,率先反应过来的还是潘林氏。她真的很想让巧姑做儿媳,可得知了其真实身份,不由得对自己的贸然提亲惶恐不安。

巧姑嫣然一笑,不仅没丝毫责难,还表示让潘笙如期赴考,家中一应事宜由她料理。虽然巧姑没直接应允婚事,但从她羞答答的神色中,潘林氏晓得儿子与仙姑的因缘有了眉目。

潘笙赶考启程的前一天,潘林氏将那包积攒多年的银子,尽数塞进了儿子的行囊。见母亲把家底都做了上京的盘缠,潘笙满脸忧色。

“潘郎不必忧愁,我自有办法保得温饱!”原来,巧姑欲制作引领自己脱离险境的花灯,来换得两人在家中的生活所需。

次日,潘笙怀揣着巧姑让他随身携带的小花灯,踌躇满志地跨出了家门。潘林氏送走儿子,忙不迭跟准儿媳学起了做花灯。一周后,潘林氏和巧姑精心制作的十余只小花灯,摆在了皤滩镇上的集市。

潘林氏做梦也没想到,这种里外都没有骨架,把纸片用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后,再一层层粘贴而成的无骨花灯,竟会如此招人喜爱。不到半个时辰,小花灯便被抢购一空,喜得潘林氏连念阿弥陀佛。

三天后,不仅有四乡八野的乡亲闻讯而至,就连永安(仙居)县城也有娶亲嫁女的人家寻上门来,说要购买花灯以示喜庆……

转眼就是放榜的日子。潘笙果然金榜题名,列入了三鼎甲中。这日,唐太宗李世民按惯例宣前三名进士上来殿试。潘笙博古晓今,机敏过人,唐太宗不由地对其刮目相看。究其出身、家境时,潘笙毫不隐瞒地将寒窗苦读的艰难,以及偶遇百草仙子用花灯救其脱险等事和盘托出。

唐太宗听完惊喜不已。这百草仙子降临人间,不就是预兆大唐盛世天时地利人和吗!于是,龙颜大喜,唐太宗笑吟吟提起御笔,将潘笙提到了三鼎甲之首。

这日,是新科状元披红戴花游御街的日子。沿途早早守候的人们,一心想见识见识御笔亲点的状元风采,等潘笙骑着高头大马从眼前经过,无不欢呼雀跃。当然除了对新科状元的俊朗仰慕不已外,百姓们追逐围观的,便是那只唐太宗准许潘笙挂在马前的无骨小花灯。

由于小花灯在京城第一次露面,是挂在新科状元潘笙游御街的马前,百姓们又称它是状元灯。

状元灯的美誉传回家乡,皤滩花灯更是供不应求。巧姑索性将左邻右舍请进家门,手把手地教她们制作花灯。从此,皤滩村无骨花灯的制作工艺,不经意间悄悄溜出了小镇,在仙居民间流传了开来。

次年暮春时节。唐太宗李世民下诏,每年进贡仙居“皤滩花灯”十对。唐之后的数百年间,作为贡品,宋代、元代、明代、清代每年都以十对花灯进献朝廷……

滄海桑田,斗转星移。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穿越了千年的风尘,走进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而皤滩镇那个每逢科举考试,家家挂上“状元灯”,以示书香门第,预祝状元及第的风俗,成了仙居百姓对小辈的厚望和祝福。

以上就是无骨状元灯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