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希
老太太七十七岁生日一过,老头儿就溘然长逝了。
他俩年轻时相濡以沫,年老后相互搀扶,生前的时光都沐浴在暖暖的春日里,小日子过得宁静而温馨。
如今老头儿不在了,老太太朝思暮想,心中时常涌起如潮的怀念和悲伤。
可祸不单行,未出半年,老太太又患上严重的帕金森氏综合征,生活一下子不能自理了。
幸好有小儿子寸步不离地跟着她。小儿子任劳任怨、耐心细致,把老人照料得井井有条、一丝不苟。
一日三餐,小儿子总是精心安排,既充分考虑营养调剂,又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努力让老人吃得可口更有益健康。
家中卫生,那是每天小清洗,每周大扫除,始终保持窗明几净、清新典雅的居住环境。
帮老人穿衣、背老人下床、抱老人上桌、给老人喂饭、扶老人如厕、助老人服药、为老人洗头洗澡剪指甲、替老人按摩捶背、安抚老人睡觉……从晨曦初露到夜阑人静,每天小儿子都像不知疲倦的机器,一刻不停地匀速运转。
小儿子还定时拧开音响,放放老人喜欢吟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或者抱起琵琶,亲手弹弹老人爱听的《梁祝》。如果有时间,他也端坐在沙发上,陪老人看电视,老人要看哪个频道,他就调到哪个频道,不厌其烦,直至老人眉开眼笑。
天气晴好的日子,吃过早饭,小儿子就把老人背到户外,小心放到轮椅上,然后推着轮椅在小区院里转悠,让老人一边沐浴温暖的阳光,一边欣赏明丽的风景。
总之,只要是对老人好或者有益的事儿,小儿子做起来肯定无微不至、乐此不疲。
有时,老人恨自己吃喝拉撒都要劳累小儿子,自己简直就是个废物,心烦意乱或心疼小儿子了,也猛然撞墙,想一命呜呼,却总被眼明手快的小儿子及时制止。小儿子还和和气气地安慰老人,极力劝导老人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没肝没肺,你不是人!”
“装腔作势,老子不要你的虚情假意!”
……
“老子一刻也不想看到你,你给老子滚出去,滚得越远越好!”
当老人故意刁难、挖苦小儿子,对他怒目而视,尖酸刻薄地吼叫,咬牙切齿地辱骂时,小儿子依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依然对老人满面春风、关怀备至。老人黔驴技穷、无可奈何。
世上哪有丁点儿脾气都没有,长年累月对老人悉心呵护、从不懈怠的儿女啊!可自己的小儿子偏偏就是这样的超人!老人一方面觉得自己前世修得好,今生得了福报;另一方面也感到自己亏欠小儿子太多,实在对不起小儿子。老人的眼睛里经常有泪光闪烁。
其实,为老人尽孝,大儿子也责无旁贷,可大儿子有大儿子的难处呀。
大儿子在美国的芝加哥当教授,教中文,他事业第一,一心扑在教研上;自己又是大诗人,酷爱诗歌创作,每天都要挤时间码码字儿。中美两国遥遥万里、远隔大洋,回趟国着实不易,还要花上价格不菲的机票……
听说大儿子的感情生活也多有不顺:娶过好几个老婆,先是美国的,继而韩国的,接着日本的,然后南非的,最后是法国的,娶了离,离了娶,只有美国的老婆还为他生了个儿子……
偶尔,大儿子能给她寄点美元,虽不多,但老人觉得已不错了。老人知道,大儿子已加入美国國籍,美国人可不兴孝顺这一套。大儿子还有点儿中国心,还没有忘本变质呢,你能要他怎样?
老人想起二十多年前,大儿子以他们那儿文科全市第一、全省第二的考分考上名牌大学中文系时,多么的光宗耀祖啊!当然,如今的大儿子已成名闻遐迩的大诗人、超级大国老美的大学教授,更是为他们家族的脸面贴足了金!
只是,如果……如果大儿子也在身边,小儿子就不会孤立无援、独自操劳了!老人也想。
十年后,老人撒手人寰、驾鹤西去。
临终前,大儿子来电说,法国的妻子正好生了崽,他要照顾妻儿,脱不开身,就不回国为老人吊丧了。
依然只有小儿子不离不弃地守护在老人身旁,陪伴老人度过她人生最后的时光。
“谢谢你,亲爱的儿子!”老人要走时十分吃力地说,然后眼角就流出一滴浊泪。
小儿子霎时感动了、颤抖了。小儿子知道,老人的这一滴泪,既凝结了她对大儿子的眷眷之心,也蕴含着她对自己的深深感激。尽管小儿子一直认为,他照料老人很正常、理所当然。
老人走了,小儿子依依不舍、闷闷不乐,极度的悲伤之下,也不想再活了。
办完老人的丧事,小儿子就毅然决然选择了自杀。小儿子自杀的方式不是服毒,不是割脉,不是跳楼,也不是撞墙,而是倒地摔碎自己,并自毁电脑内的自动程序,卸下身上充电和驱动用的高能电池。小儿子不是自然人,他是机器人!──老人还有个女儿,成家立业后定居北京,在一家外企做高管。收入是很高,但人太忙,忙得一塌糊涂,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根本没时间照看老人。所以,机器人实际上是女儿花钱买来,请他照料老人并代她向老人尽孝的。
选自《芒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