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永宁聂家出了个好医生,人们都称聂先生。他自幼好学。跟老师学透了诊脉用药,读烂了王叔和、张仲景等人的医书,不到成年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好大夫。
别看聂先生名声大,却从不摆架子,最可怜孤老贫寒。不论深更半夜,有钱没钱,谁请他准到。有的人家实在穷,聂先生不但不收诊金,反给人家垫上药钱。
有一年,西屯马家的一个男孩,突然肚子疼,刀搅似的在炕上滚来滚去,眼瞧要见阎老五。人们把聂先生请来了。他没顾得上喘气,就给孩子看病。他边诊脉边查看孩子的气色。又仔细问清了孩子的饮食和发病的情况。当下,他叫人取了个生鸡蛋来,解开病孩子袄裤,把鸡蛋放在孩子的肚脐眼上,然后,拿出银针。穿过鸡蛋,捻进肚去。
孩子们的父母见先生满头大汗,便倒了茶水,请他歇会儿。聂先生摇摇头,仍然站在孩子身边,眼巴巴盯着鸡蛋和针。
一顿饭时间过去了,病孩子脸色由黄转粉,他才长吁了一口气,抽出银针,只见又亮又白的针变成了黑色,像上了一层锈,鸡蛋呢。成了石子,扔在地上当当地响。聂先生微笑着把孩子抱起来说:“这回给你去根儿了。”果真,这孩子后来活了七十多岁,再没闹过肚疼。
你想,这么好的人,这么好的医生,还能不出名吗?没想到,聂先生的命就扔在少年出名上头。
当朝西太后整天怕死,她派人四下访查好医生,给她护养身体。永宁离北京不远,很快就把聂先生召进了宫去。
据说,给老佛爷看病特难,她不准医生直接把着手腕诊脉,每次都得要两个医生诊“绳脉”。诊的相同,服药,诊出两样,不是这个挨刀,就是那个下牢,所谓“绳脉”,就是用黄丝线勒住西太后的两个手腕子,另一头,分别送到配房中跪着的两个医生的手里。这叫做“扣绳问脉”.多亏了这聂先生医道高明,每次诊断都使西太后满意。
一天,西太后心血来潮,就命“皮硝李”去叫聂先生,想讨个永葆月貌花容的妙方。本来,她猜测这个聂先生定像个童颜鹤发的老神仙。谁想一见面,却是个喜眉欢眼的俏小伙子,禁不住动了邪念。这老寡妇趴在皮硝李耳朵上嘀咕了一阵,李莲英尖声尖气地乐了一阵。
就在这天召见的夜里,皮硝李悄悄地去找聂先生。聂先生见皮硝李阴阳怪气的。很害怕,就问:“李公公,您找我干啥?”“我?我是骡子,找你没用。老佛爷让你夜间侍候哩!”“这?……”聂先生吓得不知咋说好,皮哨李上前拧了他一下:“你脖子上面长了个小白脸,腿档里有个打火烧褪子,还怕啥呢!”
聂先生听了,如雷轰顶。他想:“依了西太后,光绪知道了,难免一死;不依西太后,这老骚货一恼怒,也得被推出午门。”左思右想,没办法,一狠心揪下一颗金扣子,吞下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