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梅阳县出了个白字状元郎,坊间一时传为奇谈。白字状元郎名叫孙元昌,字维奇,小小年纪便智力过人,名震宇内。所以,他难免有些恃才傲物,不把旁人放在眼里。
这一年,本邑造了一座文昌楼,本县的王县令请他题匾,可没想到,揭牌的那一天,原本的“文昌楼”,却被他题成了自己的名字——“元昌楼”!这让王县令尴尬万分。
王县令和孙元昌的父亲是同窗学友,关系甚笃。当年,他与孙父一同上京赶考,遇到强人剪径。孙父为了救他,拼死搏杀,死于途中。为报答孙父的救命之恩,王县令决定提携孙元昌一把,可眼看他这般张狂,不禁有些担忧。
俗话说响鼓不用重敲。此事以后,王县令便万分郑重地将一方祖传的澄泥砚送给了孙元昌。
孙元昌十分高兴,细看那砚,果然是好东西:石质细嫩,抚之如玉,研之如琼露。砚池有明月,月边有泪眼,眼边有几片荷叶、荷花相互映衬,花上落有一只蜻蜓,作翘尾欲飞之状,刻工细腻,栩栩如生,特别抢眼。砚边刻有“君子之道,谨言慎行”八字草书。
孙元昌虽然年轻,却知王县令送砚的良苦用心,自此心性便收敛了许多。
这天,他正研墨习文,梁上突然落下一只蜘蛛,把他吓了一大跳。原来,那只蜘蛛竟把砚上的蜻蜓当作了活物,从梁上俯冲下来进行捕食……孙元昌越发觉得此砚珍奇。
几年研习,诗文大进,终于到了进京大比之时,孙元昌别过王县令,便前往京都赶考。这天天擦黑时,他正巧路过一座山庄,便上前敲门借宿。家主见孙元昌气宇轩昂,谈吐不俗,料其将来可为有用之才,便将之留宿,并让一位颇有风范的老者出面陪同。
用餐时,孙元昌见府中厅堂上有一副对子,上面写的是:家事每同国事办,小臣更比大臣劳。孙元昌见了,不禁又犯了卖弄的毛病,忍不住向那老者说道:“我一看这副联子,就知道老先生定是诗书之家,簪缨之族……”
老先生微笑了一下:“你果然很有眼力,不瞒你说,此处正是当朝文华殿大学士许三礼的老家府第。许大学士虽然在京,却有嘱告,凡是上京考生,过此求宿一律接待。我就是他的家庭塾师!”
这下孙元昌更得意了,他想了想,说:“我想将堂上的这个对子修改一下,为‘国事每同家事办,大臣当比小臣劳’,不知老先生意下如何?”
本来还很高兴的老塾师心下颇感不悦,冷笑道:“你这一改,难道还有什么讲究吗?”
孙元昌朗朗一笑:“当然很有讲究,只有将国事当作家事来办,才能尽心;如果将家事当作国事来办,那岂不是自比君王?人家说你包藏祸心,量你也无话可说。那个下联嘛,许大学士是国家重臣,为国为民应当多吃辛劳,只有这样才会不负君王重望,如果不改,就有居功自傲,贪图安逸之嫌了。”
尽管说得有理,但一介书生,敢在许大学士家庭塾师面前卖弄,显然是找死。可那塾师涵养不错,将不悦藏进心里,只是点头微笑,连说改得好!这让孙元昌益发不知天高地厚。
入夜,孙元昌要借烛温书,家庭塾师正想借机刁难他,便把孙元昌安排在藏书楼上,以书楼不便燃烛为由,也不给他烛火,只给了他一把线香,以作照明之用。
第二天清早,老塾师起来便去问孙元昌:“先生昨夜看书辛劳,可看了哪些书目?”
孙元昌笑答:“虽无烛火,但燃香作烛,已遍览所藏。”
出此狂言,塾师大惊。既而便从书堆中抽出一本极难的枚乘《七发》,而孙元昌竟倒背如流。又抽出先夏时期的《三坟》、《五典》,任挑其中一篇,孙元昌更是一字不挡,而这些古书都在必考的经书之外,这让塾师大为惊骇。
临行前,许家赠送给孙元昌十两盘缠,并送他一把线香,老塾师一再叮嘱,大比时点燃此香,一为驱邪避秽,二可思如泉涌,定可助他高中。
孙元昌哪里知道,这线香并不是昨夜所燃之香,而是许家夜晚作防盗护家之用,多掺有迷幻之剂的特制香。他更不知道,他前脚刚走,后脚那位老塾师就派人给许三礼送了一封家书,书上尽述孙元昌恃才狂傲,信口改联之事,并将此人的文采才华极力渲染,说此人若能得中,只怕将来的文华殿大学士就会是他的了,而如此狂生,恐对国家不利。
老塾师这样一说,倒把许大学士说出一身冷汗。他细想家中那一副对联,果真是有些经不起推敲,便回信告知老塾师,就按孙元昌改定的意思重新书写悬挂,以免将来招来祸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