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阳的名人有哪些
阳雍伯:(生卒年待考),一称羊公。著名汉朝名士。
尝设义浆给行人三年。一人饮讫,怀中出菜子一升,与之,曰:“种此生美玉,并得好妇。”后娶北平徐氏女,于所种处得白璧以为聘。生十男,皆俊异,位至卿相。三联阅读3lian.com/zl/转载请保留
阳耽:(生卒年待考),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晋朝辽西太守。前燕主慕容廆破鲜卑段氏,礼而用之。廆立郡以统中原流人,以耽等为谋主,委以庶政。先后历军咨祭酒,东夷校尉。其子阳鹜及侄阳裕皆仕燕,任要职。
阳鹜:(生卒年待考),字士秋,阳耽之子;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著名十六国时前燕大臣。
阳鹜自小好学,卓识不凡,初任平州别驾,多次进献治国安邦之策,大多被采用。慕容廆认为他是个奇才,升他做辽东太守。
北魏咸和八年(公元333年),慕容廆卒,其子慕容皝嗣位,任用王诞为左长史。王诞以阳鹜才能超众为由,把左长史的位子让贤给他。
北魏咸康三年(公元337年),慕容皝自立为燕王,任阳鹜为司隶。阳鹜帮助慕容皝东西征伐,出谋划策。慕容皝临终时,对他的儿子慕容俊说:“阳士秋忠心耿耿,很有才干,可托付大事,你要好好待他。”
慕容俊称雄中原,阳鹜之功,仅次于慕容恪。后来,慕容暐窃取王位,以师傅之礼待他,倍加隆宠,官至太尉。
阳裕感叹地说:“过去像常林、徐邈那样的一代名臣,还多次推让至关重要的、显赫的职位,我这样年事已高、才能低微的人,怎么能担当重任呢?”于是,坚决请求辞职,言语恳切至极。慕容暐却不答应。
阳鹜历事廆、皝、俊、暐四朝,德高望重,从太宰慕容恪以下都礼拜他。但阳鹜谦恭谨厚,超过他幼年还没有做官的时候。他经常告诫约束自己的子孙。
阳鹜的子孙虽然显达的很多,却没有人敢违背他制定的法度。阳鹜生活非常简朴,常乘弊车瘠马。
阳裕:(生卒年待考),字士伦,阳耽之侄;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十六国时前燕大臣。
阳尼:(生卒年待考),字景文;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著名北朝北魏大臣。
累世仕于慕容氏。
阳尼自小就非常好学,博览群书。当时的幽州刺史胡泥,对阳尼的才学十分欣赏,上表推荐他,被封为秘书著作郎,后被任命为国子学祭酒。
北魏高祖孝文帝崇信佛教,曾经亲自在苑堂讲解经典,让阳尼旁听。后来,阳尼担任幽州中正职。北魏孝文帝驾临,命令各州中正各自举荐有才学之人,阳尼和齐州中正都举荐了自己的儿子。
北魏孝文帝说:“昔有一祁,名垂青史;今有二奚,当闻来牒。”
阳尼出任幽州平北府长史兼渔阳太守,还未上任,因任中正时收受同乡财物事发,被罢官。
阳尼回到家乡,编纂《字释》数十篇,未就而卒。终年六十一岁。
阳介:(生卒年待考),字天佐,阳尼之子;右北平无终人。
著名北朝北魏将领。官至冀州默曹参军,早卒。
阳鸣鹄:(生卒年待考),阳尼之子;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北朝北魏将领。有才名于时,官至幽州司马。
阳季智:(生卒年待考),阳尼之子;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北朝北魏将领。有才名于时,官至幽州司马。
阳荆:(生卒年待考),阳季智从弟;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北朝北魏大臣。官至范阳太守,有吏能。卒,赠平西将军、东益州刺史。
阳璠:(生卒年待考),阳季智之子;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北朝北魏大臣。官至散骑常侍。
阳伯庆:(生卒年待考),阳季智从子;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北朝北魏大臣。官至汝南太守。
阳固:(公元?~523年待考),字敬安,阳尼之孙,阳承庆之弟;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北朝北魏大臣。
阳令鲜:(生卒年待考),阳藻从弟;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北朝北魏大臣。任京兆郎中令。
阳延兴:(生卒年待考),阳藻从弟;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北朝北魏大臣。官至南豳州刺史。
阳藻:(公元?~527年待考),字景德,阳尼从孙;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北朝北魏将领。少孤,有雅志,涉猎经史,任中书博士、宁远将军、领统军等,外防内抚,甚得居边之称。以年老归,闭门不问世事,北魏孝昌年间(公元525~527年)为杜洛周所囚,在狱中发病逝世。
阳世和:(生卒年待考),阳令鲜之子;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北朝北齐将领。官至齐州骠骑司马。
阳弼:(生卒年待考),字世辅,阳藻之子;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北朝北齐官吏。长于吏事,官本州别驾。杜洛周陷城,弼遂率宗亲南渡,居于青州,值邢杲起逆,城民疑河北人为内应,遂遇害。
阳乘庆:(生卒年待考),阳尼从孙;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北朝北齐大臣。官至太学博士,继承祖父遗志,撰《字统》二十卷,行于世。尼从孙固,字敬安,历官北平太守、郎中令、前军将军。固为人刚直雅正,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没之日,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
阳诠之:(生卒年待考),字子衡,阳尼重从孙,阳固次子;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北朝北齐将领。少著才名。曾任辟司徒行参军。早为门生所害,时人悼惜之。
阳之:(生卒年待考),阳固之子,阳休之弟;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东魏大臣。东魏天平(公元534~537年)中入阁。
阳昭:(生卒年待考),字元景,阳固之弟;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北齐大臣。学涉史传,尤闲案牍。拜为文襄府参军。北齐天保初(公元550年),除给事黄门侍郎,出为青州高阳内史,卒。著有《文集》十卷。
阳俊之:(生卒年待考),阳固之子,阳休之弟;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著名北朝北齐大臣。官至通直常侍、尚书郎。有文集传世。
阳休之:(公元509~582年),字子烈,阳尼重从孙;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著名东魏、北齐大臣,学者。
隽爽有风概。少勤学,爱文藻。弱冠即有声誉。
仕魏,东魏武定年间,历官中书侍郎,官至黄门郎。
北齐天统年间(公元567年),官拜吏部尚书。北周武帝年间,官拜州刺史。著有《幽州人物志》。
凡所选用,才地俱允。周武帝平齐,拜阳休之为上开府,和州刺史。隋开皇二年罢任,终于洛阳,年七十四岁。
阳休之著有文集三十卷,又撰幽州古今人物志三十卷,并行于世。
阳斐:(生卒年待考),字叔鸾,阳藻之子,阳弼之弟;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著名北朝北齐大臣。
自幼有志向,涉猎经史。
北魏太和初年(公元477年),考中秀才。
北魏孝庄帝(公元528~529年)时,阳斐因在西衮州督护流民有功,赐爵方城伯,历任御史、广平王开府中郎,修《起居注》。后来,出使梁国。梁国尚书羊侃,是北魏的叛臣,曾与阳斐是同学。羊侃想请阳斐到家中叙旧,请了三次,阳斐都拒绝了。
有个梁人对他说:“羊侃来到梁国已经很长时间了,而且你们的国家已发生很大的变革,连李庐都到羊侃家中拜访,你为何这么难请呢?”
阳斐回答说:“柳下惠可以,我却不可以。”
梁国君主亲自对阳斐说:“羊侃特别想见你,如今我们两国和好,天下一家,还怎能再论彼此呢?”
阳斐始终没有答应。
出使梁国回来,任廷尉少卿。
北齐天保初(公元550年),任镇南将军、尚书吏部郎中。显祖文宣皇帝高洋亲统大军,向北防御匈奴,命阳斐监筑长城。
北齐乾明元年(公元559年),拜为廷尉卿,迁卫大将军兼都官尚书。
后任太子少傅,徙殿中尚书,卒于位。
阳师孝:(生卒年待考),阳斐之子;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北朝北齐大臣。官至中书舍人。四十四:阳辟强阳辟强,字君大,北朝北齐人,阳休之子。官至尚书水部郎中。
阳静立:(生卒年待考),北齐阳昭之子;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
著名北齐、隋朝大臣。性淳孝,操履轻方,美词令,善尺牍。仕齐,官至三公郎中。隋开皇初,为州主薄。
阳峤:(生卒年待考),阳休之四世孙;右北平无终人(今河北蓟县)。著名唐朝大臣。
举八科皆中,拜为右台侍御史。
唐睿宗继位(公元684年),被封为尚书右丞。后历任魏州刺史、兖州都督、荆州长史、本道按察使,以清白闻名于世。
逝世后,大唐王朝赐谥号为“敬”。
阳城:(生卒年待考),字亢宗;陕州夏县人(今山西夏县)。著名唐朝大臣。
唐德宗时,他出任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当时道州一带多矮人,身高不过三尺,历来的地方官把这些矮人作为特产土贡献于朝廷,专供朝廷取乐玩耍。
阳城上任后,看到这种不人道的行为甚为愤怒,他上疏陈述了历年因贡矮奴给道州人民带来的无尽苦难,要求皇帝免除这项陋规。唐德宗看后遂同意停止当地土贡。道州百姓听到这一消息无不感恩戴德。后来,民间便把阳城奉为福星,将他塑造成为天官模样,一身朝官装束,一派和颜,充满了福运和财气,这也表达了人民对阳城的崇敬之情。
现在,阳城的故乡夏县庙前镇还保留有他的墓冢和祭祀他的阳公庙。
阳孝本:(公元1039~1122年),字行先;江西赣州上犹安和乡莲花井村人。著名宋朝学者。
阳孝本少年时勤奋好学,二十九岁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上庠(大学),因才华出众,学识渊博,被左丞蒲宗孟聘为西席(教师),但他看不惯统治阶层的骄奢专横,不久便辞职还乡。回家后他将家产分为三份,一份送给乡中师友,一份捐给赣州通天岩的寺庙,一份留给自己日常应急,然后便到通天岩隐居,号称玉岩居士。
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东坡被贬路过赣州时,听说有位任过左丞西席的人在通天岩隐居,于是专程前往拜访,两人相见,“深讶相遇之晚,遂为刎颈之交”。此后,阳孝本多次来到苏东坡下榻的地方回访,两人除在廉泉旁几次彻夜长谈之外,还携手到光孝寺、郁孤台、八境台等处凭吊。相见时难别亦难,阳孝本还租一叶扁舟,邀苏东坡到自己的家乡莲花井和梅岭嶂等地游玩遣怀,因此,便有了苏东坡称颂上犹江的名诗:“长河流水碧潺潺,一百湾兮少一湾。造化自知太元巧,不留足数与人看。”与此同时,苏东坡写了一首推崇阳孝本超然尘世之外的赞诗:“道不二,德不孤。无人所有,有人所无。世之所宝者五,天啬其二而畀其三。是以月计之不足,岁计之有余也。”。
宋大观三年(公元1107年),六十八岁的阳孝本被朝廷任命为直秘阁参事,但阳孝本对腐败的朝廷心灰意冷,不久便辞官还归通天岩继续隐居。
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八十四岁的阳孝本在通天岩无疾而终。
后人把阳孝本的生平业绩载入《宋史·隐逸》中,将其散见诗词整理成册曰《玉岩遗录》并赠匾称其为“南赣乡贤”。
现上犹县安和乡莲花井村阳孝本故里仍保存有“莲花井”、“阳氏宗祠”、“祖坟”等有关他的文物古迹。坚守中原文化传统,遵循儒家礼学的客家人为纪念这位德行高尚的名士,在当年苏阳通宵畅谈的廉泉旁建了一座苏阳夜话亭,在通天岩石窟建了一座阳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