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姓的来源

 
公孙姓的来源
2016-09-21 02:29:42 /故事大全

公孙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于身份,出自两周时期各诸侯国王族的后裔,属于以贵胄身份称谓为氏。

春秋时期,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多有被称为“公”者。按周王朝的典礼制度,国君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即位前称为太子,其他的儿子便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在这些公孙的后裔子孙中,有许多人便以身份称谓“公孙”为姓氏者,称公孙氏,因此,公孙并非一族一姓的后人。

2、出自姬姓,黄帝轩辕的后裔有公孙氏。

最初出现的公孙氏是在上古时期。据《路史》载:“神农同母弟勖,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轩辕帝初名公孙,后改姬。”所有他的后代里,有部分姓公孙,称公孙氏。 在春秋时,各国各地的诸侯,大多喜欢被称为“公”。以当时的制度,国君将由国君的嫡系长子继承。正式登基前,应先立为太子,此时其他的儿子将称为公子,同时诸侯的儿子也是公子,而公子的儿子就是公孙。这些公孙们的后代为突出祖出祖先曾有过的皇室血统,就改姓为公孙。这样,公孙作为一种姓氏的荣誉而流传甚广。此时它的姓氏来源就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了。故公孙氏的始祖是黄帝轩辕。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公孙氏或是一个古老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二十九位门阀。公孙一姓源远流长,据《路史》上记载,轩辕氏初姓公孙,后改姓姬。由此看来,“公孙”一词,自古以来本身的意义便十分尊荣也就不足为奇了。从《广韵》上记载:“封公之后,自皆称公孙。”可知,春秋时期列国诸侯的子孙,被尊称为公孙。从《通志·氏族略》记载“公孙氏,皆贵者之称。”可见,后来“公孙”的意义延伸了,一般人也尊称贵胄的子弟为公孙。如如今的对人的“公子”称谓。据说春秋时代出身于诸侯之家的公孙,干脆以“公孙”为姓,也称为公孙氏了。由此可见,公孙为姓的中国人中,并不完全是一脉相承自黄帝,其中有一部分是春秋贵族的后裔。

公孙姓在大陆和台湾百家姓中名列一百位之后。在古代,孙字可泛指后代人,而公孙两字,也可用来泛指王公贵族的后代。有些王公贵族的后代以公孙的称呼为荣,便相延世代成为姓。古书《通志》说,相传远古时黄帝姓公孙,于是便有这一姓的广泛流传。

公孙氏望族居高阳郡(今山东临淄)、扶风郡(今陕西咸阳)。今山东、云南两省还有公孙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堂号

郡望

扶风郡:周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咸阳市一带地区。

高阳郡

堂号

扶风堂:以望立堂。

高阳堂:以望立堂。

白马堂:东汉末期公孙瓒被封为讨虏将军,屡次打败胡虏,除辽东属国长史。常乘白马,乌桓怕他,互相告语:“我们要避开白马长史。”

忠义堂:春秋时公孙杵臼和程婴都是赵朔的门客。赵朔为屠岸贾所杀,朔妻遗腹生一子。杵臼和程婴设计保存赵氏孤儿:杵臼把自己的儿子藏在山中,派程婴向屠岸贾回报说是赵氏孤儿。屠岸贾就把公孙杵臼的儿子当成赵氏孤儿和公孙杵臼一起杀了。程婴保护着赵氏孤儿长大成人,终于报了赵朔被杀之仇。人称公孙杵臼舍掉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命存主人之孤,既忠且义。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令狐姓的来源
下一篇:乐正姓的来源
 
搜索
 
栏目导航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