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都教授:
“但是,其实我们还有另外一种回答方式啊,比如说,碗是‘用来盛汤的一个东西’,这种回答方式,也就是从功能的角度来进行回答。这其实,就是避开了本质,是用功能替代了本质。”
我:
“用功能来替代本质?”
都教授:
“对。就‘功能’来替代‘本质’。用功能的问法来代替本质的问法。”
我:
“这个太深奥了。不过,的确很启发人的思维。”
都教授:
“不过我接下来还要说点更深奥的。那就是‘是’是什么?”
我:
“什么是是什么?这么拗口?”
都教授在桌子上比划了一下,然后继续道:
“我的意思是,‘是不是’里的‘是’这个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日常生活中,‘是’这个字,我们是经常用的,比如说,‘我是一个人’。可以说,‘是’这个字,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用,但是你有思考过,‘是’这个字本身又是什么意思吗?”
我一下子被问住了,我只是仔细地看着都教授,聆听着他的话,然后摇了摇头。
都教授微笑着道:
“其实,我做了个简单的统计。‘是’这个字,就主流来说,有六种意思。”
“第一种,是代表同一性。比如说,三边形是三角形,鲁迅是周树人,这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第二种,是从属关系。比如说,我是一个人,人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动物。这就是一种从属的关系。”
“第三种,表现属性。比如说,苹果是红色的,鞋子是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