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提起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朝对外战争史,首先从大家脑海中跳出来的印象就是武器装备落后这个似是而非的论断。真的是这样吗?清政府的对外战争,真正是因为武器落后而被打败的,其实只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
平壤战役失败以后,日军光缴获的清军武器就让日军乐开了怀,清军溃逃时,丢掉了连发枪550挺,单发枪400挺,全部被日军缴获,用来继续追击清军。丢掉的武器,都比日军的武器先进。可是呢?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总结失败的教训是中国的武器装备落后了,所以失败了。这纯粹是在推卸责任,拒绝把战争失败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而是推给了不会说话的武器。
所以甲午战争失败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值得今天的中国人深思。我想甲午战争,中国之所以失败,从叶志超身上就可以找到,平壤战役,叶志超弃城逃走,狂奔五百里,退到鸭绿江岸边。就这样不战而逃的将领,放在欧洲哪个国家,都应该送到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可是呢,清政府先是判了斩监候,不久就赦归家乡。注意,这还是光绪皇帝实在气不过,暂时判了斩监候。李鸿章对他的惩处更加轻,清政府下令撤了他的职,李鸿章还奏请留营效力。想想看,如果每一个溃逃的将领都能赦免,那真正打仗的时候,谁都会选择跑,因为不跑,有可能战死,跑了以后可以保住小命,而且清政府还不一定追究责任,只要上下打点,让李中堂说说情,这事儿就过去了。所以当时的人心里很清楚,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不是因为武器落后,如果是武器落后,那么中国继续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好了,为什么还要搞维新变法运动呢?甲午战争纪念馆
图为毛瑟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