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原标题:美俄竞相发力,北极冷战再启?冰冷的北冰洋水面下,数艘潜艇潜伏待命,突然间,十余枚导弹冲破水面,腾空而起,向目标飞去冷战时期,西方媒体曾无数次想象和描绘过苏联潜艇部队从北冰洋发动导弹打击的情景。近日,一则俄罗斯军事演习的消息,使北冰洋导弹齐射这一场景有了出现的可能。据俄罗斯媒体披露,俄正计划在北极地区进行25年来最大规模的导弹发射试验,俄罗斯两艘新型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将同时发射16枚远程核导弹,演习目的是检验俄罗斯潜艇的战斗力。与此同时,3月初,北极地区的另一个大玩家美国在北极地区进行为期5周
加拿大军队自2001年就开始对北极地区进行巡视,并在北极地区建立了两个军事基地。2007年,加拿大宣布组建一支北极陆军兵团,以保卫加拿大在北极地区的领海与岛屿主权。丹麦于2009年宣布组建北极联合指挥部,在格陵兰岛建立“图拉”空军基地,组建北极快速反应部队。挪威紧随其后,将军事指挥部大本营移到北极圈,并从美国采购F-35战机以加强在北极的军事部署。另外,丹麦、挪威和瑞典3国还准备组建由3国海军、空军组成的联合快速反应部队,以监视和威慑各国在北极地区的活动。丹麦、挪威、英国、芬兰、瑞典等北约国家每年都举行代号“忠实之箭”的演习,为介入北极冲突做好准备,英国甚至派出携带核武器的航母参加演习。
可以想象,随着北极战略地位的进一步凸显,未来各国对北极的争夺也必将愈演愈烈,局面也会愈发复杂。不断“发热”的北冰洋,将成为影响未来世界格局走向的又一角力场。换个角度看北极
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成员将苹果横着切开,一个“美丽而诡异”的完美五角星在切口出现,他们陶醉于这个五角星,将其视为打破常规进行思考的象征。改变观察角度,即使人们熟悉的地方,也会有惊喜出现——比如地图、比如北极。
北极熊
2014年,一幅竖版世界地图发行上市,以崭新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另一个角度的世界。在传统的横版世界地图上,北冰洋在地图最上侧被变形为一条漫长的蓝色海岸线,漂浮在世界最北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北半球视角的竖版世界地图上,北冰洋将美洲大陆、亚欧大陆和格陵兰岛紧密连接,成了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中心,变成了一片被大陆环绕的“地中海”。以北极点为核心,欧洲各国、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视觉距离感”被大大拉近。
《管子·地图篇》中就写道:“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就是说,凡领兵作战的统帅,必须首先审阅地图。中国近代海防巨著魏源的《筹海图编》和洪应封的《沿海图志》中都指出:“不按图籍不能知厄塞,不审形势不可施经略。”即使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分析研究地图也是指挥官决策前的首要工作。在短短40天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就印制了1亿多张地图。
北极破冰而出的核潜艇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北冰洋成为人类最后激烈角逐的大洋。换个角度看北极,感触更加深刻。北冰洋坚冰融化,不仅使北极丰富的资源开发成为可能,而且能够开辟一条连接东北亚与欧洲、北美的便捷通道,成为“北极黄金航道”和“新海上丝绸之路”,使航程比传统航线缩短高达6400公里。2013年,中国货轮“永盛号”首航北极线路并到达荷兰鹿特丹港,比通过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航线缩短9天航程。
中国是个海洋大国,北冰洋之于中国有着重大的经济、科学、战略利益。竖版世界地图鲜明标示了被称为“北极科考圣地”的斯瓦尔巴群岛及其所属称之为“科学家联合国”的西斯匹次卑尔根岛,有其特殊意义。目前,北极地区唯一的具有国际性、政府间的非军事条约《关于西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使斯瓦尔巴群岛成为北极地区唯一的非军事区。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商业活动和科学考察等活动。地图是反映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事物空间分布以及表达地球上各种联系的一种图形语言,极大影响着人们观察世界的视角和观念。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人类进入“地球仪时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换个角度,也许我们能看到北极更加真实、独特而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