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汉废帝、南昌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据报道,此次发掘,国内首次使用了低氧技术,以求最好地保护墓室中的文物…[详细]。回首往事,自建国以来,中国的考古发掘中,曾因功利主义思维作祟、文物保护意识不足等原因,发生过许多的“发掘即摧毁”的考古憾事。
1955年,明史学家吴晗时任北京市副市长,他邀请郭沫若(中国科学院院长)、茅盾(文化部部长)、邓拓(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范文澜(中国科学院近代史所所长)、张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联名上书中央,请求发掘埋有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但由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副所长夏鼐指导的工作队认为,长陵是主陵,应先“试掘”其他规模较小的陵,积累经验。经周恩来同意,最终决定试掘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①
经过两年多的发掘,定陵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包括600多件袍服、布料。其中皇帝的衮服、龙袍等,更是巧夺天工,如以缂丝方法织造的衮服,所用材料除大量金线、孔雀羽毛外,还有红、蓝、绿等28种绒线。然而,在定陵地宫开启后,这些原本绚丽多彩的丝织品没有得到很好保护,以至被空气侵蚀而褪色、变脆,并留下黑斑。②对这些袍服的后续处理,也不专业。比如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在半腐的衣服上,“这种涂料是不可逆反的,不久涂料老化龟裂,丝织品也随之碎裂”。③由于此前明朝丝绸几乎没有实物留存下来,技艺也已失传,因此让定陵丝绸的损坏显得尤为可惜。
定陵的大量文物“发掘即摧毁”。吴晗如愿后,刚刚写完历史剧《武则天》的郭沫若也跃跃欲试,提议发掘合葬唐高宗、武则天的乾陵。1960年,陕西省向中央提交《乾陵发掘计划》,郭沫若对周恩来说:“毫无疑问,肯定有不少字画书籍保存在墓室里!打开乾陵……也说不定武后的画像、上官婉儿等人的手迹都能见到!石破天惊,一定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鉴于技术落后,周恩来没有同意。1973年,郭沫若第二次请求挖掘乾陵,又被否决。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