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是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军校,而且从黄埔军校出来的几乎个个都是将领之才,那么为什么会格外评出“黄埔三杰”的呢?黄埔三杰又是谁呢?黄埔是个人才辈出地方,要说顶尖级人才,那么这黄埔三杰当之无愧,他们分别是:蒋先云、陈赓、贺衷寒。
一、蒋先云
蒋先云,字湘耘,别号巫山。湖南省新田大坪塘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校,在校期间品学兼优,深得校长蒋中正(字介石)器重。蒋先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北伐战争烈士。1917年考入湖南三师,在校发起成立“学友互助会”,出版《疑麓警钟》月刊。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蒋介石侍从秘书、北伐军总政治部秘书。
1926年6月23日,蒋先云率黄埔学生军第二团二、四、七连参加省港大罢工。蒋先云在黄埔军校期间,还潜心攻读古今兵法,“学术两科,冠于全校”,校长蒋介石“爱之如手足”,校党代表廖忡恺认为他是“军校中最可造就的人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说他是“军校中的高材生”,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1927年5月在河南临颍与奉军作战中壮烈牺牲。
二、陈赓
陈赓,1903年出生,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陈赓也是黄埔三杰中名气最大的共和国大将。
陈赓还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委。说起陈赓还要说说他与蒋介石之间的故事,本来陈赓与蒋介石应该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因为当时黄埔军校的校长是蒋介石,而陈赓是校中的一名学生。后来路线变化,蒋介石想要独裁,这一点是共产党绝不容许的,因此两人在立场上就发生了本质的区别。
1933年,陈赓被捕,蒋介石感激陈赓救命之恩,也不想把这个难得之才放走,便亲自会见陈赓,想把他留为己用,但是没想到去了却碰了一鼻子灰。见到蒋介石,陈赓怒目而视,蒋介石好一会儿才开腔:"陈赓,你瘦多了。"陈赓冷笑着说:"瘦吾身而肥天下,这是校长你教导我们的呀。我看校长也瘦多了,身为一党一国领袖,你瘦了,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呀?"然后双方又是长时间不语。过了好半天,蒋介石劝道:"你写个声明,认个错,我会给一条很好的出路。"陈赓接过纸,大笔疾书,蒋还以为他真要认错。等拿过纸来一看,鼻子都气歪了。满纸都是"打倒蒋介石","独裁不得人心"一类话。可见陈赓也是个有节气的汉子!不愧为黄埔三杰之首。
三、贺衷寒
贺衷寒,原名忠汉,字君山,湖南岳阳鹿角镇牛皋村贺耕九屋人,1916年考入武昌湖南旅鄂中学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时被选为武昌学生代表,适逢苏联召开东方民旗会议,贺被选为东方劳工代表参加。
1925年以前的贺衷寒,即使不能算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也还是可以划入革命青年或思想激进的青年之列,他虽然对共产党的某些领导(如张国焘)和俄国的“十月革命”有不同的看法,但总的来说还是基本拥护共产党的主张的,至少也可以说还是共产党的“同路人”,同时也确为革命事业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特别是在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抨击北洋军阀的统治方面,尤为突出。从1925年开始,贺衷寒就明显向右转了。此后、他就一直充当反共的急先锋,与无产阶级为敌。
虽然说他当时选择的道路与共产党背道而驰,但是从公平公正的角度来说,这个人还是非常厉害的,只是浪费在了一条歧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