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和SM 当旧污名上又添新污名的时候
主页
传奇故事
人生故事
民间故事
幽默故事
故事会阅读
爱情故事
奇谈怪事
中篇故事
睡前故事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奇谈怪事
>
猎奇
>
抑郁症和SM 当旧污名上又添新污名的时候
2016-12-13 12:16:07 /
故事大全
某位公众人物的不幸去世再一次将“抑郁症”推到了公众视野,稍有不同的是,这次是和“虐恋(SM)”这个同样面临许多污名的少数性癖一起被推到了台前。什么是抑郁症?什么事SM?在这个不缺抑郁症科普的时候,来讲一讲抑郁症、少数性癖等被污名的概念们,在去污名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污名化问题。发生不幸的原因首先被指为虐恋中的不安全行为,在官方信息出面纠正为抑郁症之后,舆论像是松了一口气似的:“哦,不是那档子事,而是一种‘病’。”似乎抑郁症是比SM更“体面”的死法。当事人方希望澄清的初衷当然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在于,经过多年科普,抑郁症的污名似乎终于被洗清到比少数性癖少一点,这一尴尬的情况。我假设任何科普作者,或同时关注精神健康和性话题的人都会感到微妙的无奈。
抑郁症
我们努力科普,写那么多抑郁症文章,并不是为了有一天能让这个概念在大众的观念中,成为比另一个同样需要去污名化的少数现象更“好”的庇荫。
性和精神问题,从来是污名的重灾区。但因当下抑郁症被阐述成为一种“不能自控的有诊断的真正疾病”,使它比似乎是“自发的”性癖显得更容易原谅了一些。但实际上,无论抑郁症还是少数性癖,都没有任何值得羞耻的地方,造成如今这样无奈局面的,正是去污名化过程中的粗暴割裂,而导致不可察觉的新污名。
以抑郁症为例,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心境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长达数周甚至数月的持续情绪低落,包括但不限于:自信心下降,对生活失去兴趣,难以体会到快乐,也可能伴随失眠、食欲减退、记忆力消退等身体症状。尽管重度抑郁障碍可能包含产生幻觉或妄想等症状,但抑郁症患者依然有自知力,对自己的不适有清晰认知。尽管心理健康科普力度自近五六年来不断加强,抑郁症逐渐为人所认知为一种可接受的精神疾病,至少人们已经不那么普遍地认为抑郁症是“疯了”。但如同科学不断质疑推翻的常态一样,围绕抑郁症病因、确诊和治疗的结论也在不断被拓展、重塑和刷新;因认知或个体经验所限,以及错误的去污名化思路,对抑郁症的污名化仍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存在着。
比如:
为了洗脱人们对抑郁症患者“承受能力差”的污名,将抑郁的发病描述为“毫无缘由、没有前兆、不能自控”的。目前抑郁症的病理基础,公认为脑内神经突触对神经递质血清素的接收功能下降,也就是说抑郁症确实存在大脑的器质性改变,并不是单纯的“想不开”“情绪不好”,也无法通过“坚强点挺过去”“放轻松想开点”达到治愈。它当然不说明患者“性格懦弱”“没用”,但也并不像某些矫枉过正的科普所强调,是毫无原因地产生的。患上感冒也多半存在免疫力下降导致容易感染病毒的情况,患上抑郁症当然可能存在外部原因。生活中的不顺和重大打击导致心境低落进而恶化为抑郁症的情况十分多见。
实际上,同样面对生活的打击,有的人确实比别人更可能患上抑郁症。
抑郁症的“素质-应激”模式对于病因的解释是,抑郁症患者本身具有易感性,也就是对抑郁症的“免疫力”较低,比较容易被不好的生活事件激发,导致患病。这种易感性可能来自于遗传。有研究发现,人体内的五羟色胺转运体基因会影响到人在面对挫折打击时是否持续出现抑郁情绪。2016年的一项参与者人数约30万人的大样本基因研究发现了数个与个人主观幸福感、抑郁和神经质有关的基因。易感性也可能来自于从童年创伤性经历所习得的不良认知模式。即使遗传并没有赋予个人易感体制,若童年时期遭受严重创伤性时间,这些压力体验也会在人脑神经元的DNA表达上留下伤痕,塑造出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倾向路径,使我们在日后经历挫折和压力时更容易产生持续的抑郁情绪。
抑郁症
为洗脱软弱愚钝的污名,也曾一度存在将抑郁症精英化的思维误区,将它描述为一种属于高学历高智商甚至高收入阶层的心理病。
这实际上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幸存者偏见”——能够在患病后用清晰的语言进行分享的人,多半具有较高学历;而能够负担持续治疗、保持病情稳定而得以恢复到能够分享体验的人,则通常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结果导致出来发声的人都是获得过诊断,且从抑郁中幸存下来的人,造成一种患抑郁症的只有高学历高收入群体的印象。然而事实是,由于抑郁同负面生活事件的紧密联系,一些社会因素当然也会成为人们患上抑郁的重要因素,如贫穷,和社会孤立。抑郁在贫困人群中存在十分普遍,只是他们由于不具备心理卫生知识,对自己患病没有清晰的意识,也得不到及时确诊治疗,农村女性的高自杀率就是一个证据。我也常收到有抑郁困扰的人发来私信求助,最后的死结多半落在“缺钱”上。患病,被持续的不自信和悲观情绪困扰,因此社交能力受损,得不到朋友和家人的有效支持;接着是无法维持日常工作生活,不得不辞掉工作,或流落在一份接一份的短期工作中,收入得不到保证,没钱接受治疗持续吃药,又无法得到家人朋友的接济……贫穷和社会孤立在抑郁症患者身上结成一个死循环。不知多少抑郁症患者就这样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而精英化的抑郁症认知误区,无形中让人忽视甚至消极剥夺了贫穷、没有认知能力的人对抑郁的自查。
将抑郁症过度病理化的去污名思路,也一度导致“抑郁症只能吃药治疗”说的出现。
抑郁症确实伴有脑神经递质的变异,世界范围内对抑郁的治疗建议中,服药都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同时心理治疗(谈话、认知行为疗法等)也是抑郁症一个被广为承认的重要治疗方法,在目前的研究结果中,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在对抑郁症治疗的有效性上几乎是不相上下的。
我国现有医疗和精神卫生体系下,因心理治疗的费用不能划入医保范围,心理咨询师从业的训练标准亦不明确,推荐抑郁症就医确诊和服药治疗,在目前的情况下确实是个可靠的建议。但将治疗的可能性唯一化,不仅有违科学事实,也可能令惧怕与服药副作用抗争、防止复发这个漫长的治愈过程纠缠的人,直接放弃就医和治愈的可能。
类似抑郁症这样,为附有污名的概念正名的过程中常常会像以上所举,为了与污名部分切割而陷入信息的误读和遮掩,结果不仅可能阻碍了全面理解,甚至可能导致新的污名产生。
作为庞大自然中的一类生灵,就像我们很难解释癌症和其他疑难疾病降临到我们头上的原因,在与人相关的许多现象、问题、疑惑,科学与哲学思考都未必能下永远的定论,抑郁症究竟为何存在、如何预防治疗。SM为何产生,也依然需要探索。在漫漫真理之路上,科普和去污名最重要的目的,是鼓励承认我们作为人类的脆弱,提醒我们的不同,进而期待我们有一天能用温柔、包容的方式看待与自己不同的他人,尊重各种存在,而不是通过污名化另一种现象来割裂和保护自己。
客观来看,公众事件确实是科普的良机,但这样的意外死亡依然是无可挽回的结局。对无关他人并且不涉及大义的不幸,至多和至少能做的是表达遗憾,而不是以任何话题为借口消费之。
围观也许是难以完全消灭的人性丑恶,但起码我们要有自觉。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
谨记历史 不忘梅花惨案的教训
下一篇:
水中恶霸: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
搜索
栏目导航
穿越小说
科幻故事
灵异事件
未解之谜
奇闻异事
恐怖故事
网文快讯
猎奇
广告
最近发表
谨记历史 不忘梅花惨案的教训
揭秘职业捉奸人 可恨还是可敬?
什么是双性恋?快来测测你有没有双性恋的潜质
马叙伦笔下的下关惨案
越看越过瘾!盘点传说中世界上最神秘的生物
每人都听过的假话 中国最假的话有哪些
迟来的真相 九四年千岛湖惨案
汤灿的下落终于曝光了 近况如何?
探秘韩国特种部队 认识宋仲基部队原型
福州砍人事件场面曝光
香港娱乐圈四大天王的近况 各有各的精彩
巴拿马海滩惊现人形怪兽 丑陋且嗜血
乾隆宝刀:瞬间秒杀小日本军刀!
我国十大国产奶粉质量排名
对号入座!十二星座愚人节整人方法大全
史上最脏女生宿舍 无处安放的脚印
揭秘:枪决现场的真实现状
会跳舞的高楼:迪拜旋转摩天大楼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
站点地图
-
Foton Auman
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
-
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