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背剑典故全讲解 深层剖析这位伟大的纵横家!

 
苏秦背剑典故全讲解 深层剖析这位伟大的纵横家!
2016-12-13 12:38:54 /故事大全
苏秦背剑,是一种剑法招式。来自于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在苏秦背剑中,有许多有趣和深刻的典故,为什么苏秦背剑流传至今?很大一部分因为这个招式的实用和精美。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苏秦背剑中的苏秦与其中的招式。

苏秦背剑中的苏秦

苏秦背剑中的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苏秦师从鬼谷子,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苏秦背剑也广为流传。

《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苏子》31篇,早佚。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见于现存传世古籍。

苏秦背剑插画

苏秦背剑中苏秦的合纵思想

合纵论是战国时代政治军事形势不断变化,特别是战国中后期七雄纷争导致当时“国际关系”(华夏文明圈内诸国)出现重大变化的产物。战国早期,七雄并立,彼此旗鼓相当,相互制衡。到了战国中期,秦国厉行变法,锐意改革,兼并巴蜀,国强地险;而六国彼此消耗,七雄并立的均势格局自此被打破。苏秦正是洞悉到了这一客观现实,适时提出了以遏制秦国、维护七雄均势为宗旨的合纵战略。

“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是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阻止强国兼并的策略。苏秦提出合纵战略的宗旨在于遏阻秦国势力的进一步扩大,以免力量失衡格局进一步加剧。其相应对策则是通过六国联盟遏制秦国,以求维持以崤函、河西为界线的东西两个战略区域的力量均衡。

苏秦的合纵说首先是基于一种地缘政治的分析。他深谙天下山川形胜,熟知各国力量现状,他每到一国即首先向当局者详陈该国的地缘环境形势,苏秦提醒山东六国首先应明确各自的安全状况,他反复告诫六国的君主,要明白这一形势,即他们共同的危险来自西方侧翼的秦国。由于秦国享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形地势优势、体制优势,将来必定是一种能够凌驾于六国实力之上的强权力量。因此,六国中每一个国家都绝对不能与秦国单独媾和以求苟安一时,更不能与秦结为同盟,那不啻是与虎谋皮。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六国从亲”,并力西向以抗秦。

苏秦的合纵理论极其注重地缘因素的重要性,并充分论证了六国结盟与其地缘政治因素的内在关联。苏秦认为,山东六国在区位上相互关联,有着表里相属、唇齿相依的利害关系,应视为一个有着共同利益的战略整体。六国应充分利用这一整体性,以求在战略上相互依托、相互策应、互为犄角,从而在对秦作战中造成有利的态势。他反复向六国的当政者陈述这一关系。

苏秦背剑是个什么典故

起初苏秦的求职之路并不平坦,很是曲折,好不容易得到君主的支持和资助开始将合纵连横的学术得以实现,在游说诸侯的途中,人们常常能见到一个很是特别的人,那个人就是苏秦。

古时候大家都喜欢身带佩剑,此剑的作用是用来防身之用,毕竟战乱年代,苏秦也不例外。古人背剑其方式是剑尖朝下,剑柄朝上,这是最平常的背剑法之一。而苏秦呢,他有自己的背法,苏秦习惯将剑尖朝上,而且斜跨背在背上,此种背剑之法很是独特。

之后在武术中出现了一种招式,这种招式就是手中握剑,然后剑尖向上跨于后背,这种武术招式让人不经意想到了苏秦,所以就给这个武术取了一个名字,名叫做“苏秦背剑”。这就是苏秦背剑的来历和典故。

苏秦背剑是什么意思

苏秦背剑主要是用来形容武术招式的,人们在写文学或者评书及历史评说中常会出现苏秦背剑这类词语,专门用来形容一种一种抵御形式。敌人从后面袭击你,手拿佩剑的你将剑置于背部来抵挡背后的袭击,在小说雪山飞狐中苗人凤就使用了一招苏秦背剑招式。

因为其武术招式与苏秦背剑很相像,所以用苏秦背剑来给这种武术招式命名,苏秦背剑的意思。苏秦背剑也出现在签中,抽中此签的人要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只要过了这个坎,就能成功。

关于苏秦背剑是个什么典故,苏秦背剑是什么意思我们已经介绍完毕了,苏秦在游说诸侯期间,其独特的背剑方式与武术中的一个招式不谋而合,后人在写文章或者评书及演艺中均会用苏秦背剑来形容某人使用的招数。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苏秦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