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蛟龙号”深潜器正式投入使用的第一年,就在上半年,它多次下潜探索南海深处,那里黑暗无光,压力巨大,是一个地狱般的世界,却依然有生物顽强地生存着,展示着生命独特的魅力。
深海奇观
通常我们所见的海并非真正意义的海洋,那些五颜六色的海底世界只属于陆地边缘的浅海,当由此继续向前,才会真正进入大洋深处。80%以上的海洋深度超过了4000米,最深处达11034米!那里的强大水压即使核潜艇也无法承受。
如果从大洋表面算起,到水深200米处,阳光都还可以照射到,称为光合作用带。海洋植物就在这里生存,是海洋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一般来讲,每下潜10米就增加一个大气压,强大的水压使人类在无防护的情况下无法超越这个深度。
水深200~1000米为中层带,也叫“暮色带”,此处的光线已相当昏暗,基本见不到植物,这里就是核潜艇的下潜极限。从这一层开始,食物资源变得紧张,我们能看到生物发出的闪烁光线,也能看到许多相貌奇特的鱼类了。某些鱼会在夜间游到上层水域捕食,更多的则依靠接住从上层“掉”下来的食物或尸体生存,也互相捕食。由于很多沉下来的食物往往比摄食者本身还大,很多鱼类发展出了巨口长牙,还有伸缩力超强的胃,只为接住那些珍贵的食物。
水深1000~4000米是深层带,从这里开始,大洋就完全坠入了黑暗,唯一的可见光来自发光生物。尽管水压巨大,仍有动物在此生存,主要是鱼类、软体动物、水母和虾蟹。它们完全靠上层掉落的食物生存,抹香鲸也可以潜到这里来捕食巨型乌贼。这里和更深处的动物主要是黑色或红色的,有利于在发光生物的幽幽蓝光(或绿光)下隐蔽。
水深4000~6000米为深渊带,这里包括了大多数海底,黑暗寒冷,接近零度。在可怕的压力下,只有乌贼、虾蟹、海星和一些水母等少少的生物。6000米以下的海域并不多,被称为超深渊带,一般只有海沟或海底峡谷才有这样的深度,尽管环境已经超乎想象的恶劣,依然有少数生物生存。
长久以来,人类很少潜入到中层带以下,只有少数国家可以制造深潜器一窥海底奇观。有人曾说我们对于月球表面的了解都要超过对海底的了解,此话不虚。
奇妙的深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