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喝水吗?
众人皆知水是生命之源。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人可以存活超过六周;而如果没有水,一周就会失去生命。
身体如何构成及运行,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想象,决定了人们如何对待身体,生病时如何治疗。
遗憾的是,备受生理学研究诟病的、机械化看待身体构成的观点,当前仍然广为盛行,大多数人通常会无意识地将此观点应用到自身。这种过时的观念,误导我们对这样一个基本因素视而不见:水对人体健康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固体病理学说”所阐述的旧概念认为,身体是一个由齿轮(器官)组成的机器,液体(血液、淋巴液)循环其中。身体由“干”、“硬”两种物质共同组成,液体或水只是微不足道,甚至可以忽略的组成部分,其作用仅限于润滑机器,把各种物质从身体的一个部位运送到另一个部位。
这种看问题的方式深入人心,以至于一旦察觉病症,我们就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固体部分——器官上,而几乎不做定性或者更重要的定量思考,去关注器官中的液体。
你能提出一条理由,为我们忽视体内水分的行为进行辩解吗?没有,完全找不到。事实上,没有了水,身体又何谈组成呢?
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水可溶解各种营养物质,脂肪和蛋白质要成为悬浮于水中的胶体状态才能被吸收。水在血管、细胞之间川流不息,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组织细胞,再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人的各种代谢和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水可以调节体温。当人呼吸和出汗时都会排出一些水分。炎热季节,环境温度往往高于体温,人就靠出汗,使水分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来降低体温,使人免于中暑。而在天冷时,由于水贮备热量的潜力很大,人体不致因外界温度低而使体温降低。
水是人体的滋润剂。皮肤缺水,就会变得干燥失去弹性,显得面容苍老。体内一些关节囊液、浆膜液可使器官之间免于摩擦受损,且能转动灵活。眼泪、唾液也都是相应器官的润滑剂。
水是世界上最廉价的“奇药”。矿泉水和电解质水的保健和防病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主要是因为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当感冒、发热时,多喝开水能帮助身体退热、消炎、代谢掉细菌所产生的毒素,促使小便增多,加速毒素的排出。
水可以补充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天然水源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大量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这些物质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
水可以美容养颜、常葆肌肤青春活力。上床之前的一杯水,美容功效是非常大的。睡眠中,水就能渗透到每个细胞里,皮肤就更娇柔细嫩。
水主要通过三种不同途径进入身体,满足人体所需,这三种形式分别是:口腔、肺(以气体的形式)和皮肤。当然,这三种途径的重要性各不相同。我们身体内的水分不仅在数量上远超出人们所认为的水平,它的作用更是人们不可忽视的。喝水是人体摄入水分的最重要途径。我们每天通过口腔摄入的液体大约为2升,这些液体既可以是自由水,也可以是与其他物质混为一体的结合水。
自由水是指饮入的液体本身,包括附以其他物质的和有特殊颜色、味道、气味的液体。附加的物质包括制作刺激性饮料的咖啡粉、制作注射液的药材液、制作软饮料的糖和香料等。
结合水是指固体食物组织中本身包含的天然水分,比如水果果肉和蔬菜中的汁液。水对于所有生命形式都极其重要,因此日常的食物——不论是蔬菜还是肉类,都含有水分。不过,有的含水多,有的含水少。那么不同食物的含水量到底是多少呢?
含水量最丰富的是蔬菜。番茄的含水量达到了97%,黄瓜的含水量为95.6%。绿叶蔬菜仅次于黄瓜,位居第二位,含水量为94.4%,莴苣为94%。根茎蔬菜的含水量则低一些:胡萝卜为88.6%,芹菜为88%,甜菜为86.8%。当然,蔬菜的食用方式将决定摄入的蔬菜含水量。马铃薯的含水量为77.4%,煮食或蒸发后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含水量(76%),但如果是油炸(20%)或切成碎末(3%),含水量就会急剧下降。
水果几乎同蔬菜一样多汁。含水量最多的水果是西瓜和其他瓜类,含水量为92%。最常吃的水果,如苹果和梨,它们的含水量为84%。从名字上可以看出,干果中含有的水分比较少:葡萄干、杏脯的含水量为24%,而枣子的含水量为20%。含油水果,如坚果类水果,含水量更少:杏仁为4.7%,榛子只有3%。
动物食品的含水量大约为70%,接近于人体的含水量。鱼的含水量稍高(65%——82%),蛋的含水量也和人体相近(74%),而肉类略低一些(56%——70%)。鸡肉为70%,小牛肉为69%,羔羊肉为62%,牛肉为61%,猪肉为56%。冷切肉和精制肉含水量更低,为15%——50%。
富含液体的奶制品包括酸奶含水量为86%。这些产品都是由牛奶制造而成的,而牛奶的含水量高达87%,意识到这点,你便可以理解奶制品含水量高的原因。
谷物(如小麦、大米、黑麦等)干燥后的含水量约为12%。但经过蒸煮、吸收水分后,含水量便会提升到71%。干意大利面和面条也是如此,未加工时,含水量仅为9%,蒸煮后则达到61%。谷片是被粉碎的谷子,其含水量与原料几乎一样。面包的含水量为34%——37%,而饼干和吐司则接近7%——8%。
豆类,如扁豆、鹰嘴豆、白豆、黄豆的含水量与谷物接近,大约为11%。
精制糖不含水,糖果含水量约为4.5%,巧克力为1%。
含水量仅是食物的无数特性之一,不宜作为制订饮食计划的唯一标准。有些食物尽管含水量低,但对保持饮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比如谷物;有些食物含水量高得惊人,却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价值,比如西瓜。
个体摄入水分的多少取决于日常饮食的种类。多吃水果和蔬菜,摄入的水分就多,反之,若这类食物只占每天饮食的一小部分,那摄入的水分就很少。有些人每天所需水分的2/3都来自水果和蔬菜,剩下的1/3通过喝水来补充;另一些人则恰恰相反,由于饮食中缺少水果和蔬菜,固体食物占的比例大,每天身体所需水分的2/3要通过喝水来补充。
食物含水量(百分比/%)
我们的身体一直在忙于应对液体缺乏的问题。每天,身体以尿液、汗液、从肺里呼出的水蒸气以及大便中保留的液体等形式排出2升水。如果摄入的水量与之相等,身体的水需求就处于平衡状态。反之,若液体摄入不足,平衡状态被打破,身体就开始缺水。
身体一旦缺水,就会导致机体脱水。尽管人类可以长时间不吃东西存活下去(可超过六周),但没有液体,人就活不了这么久了。人类连续三天不摄入液体的话,不论是饮料还是固体食物中的水分,身体都会形成严重损伤,再多两三天就会死亡。
——摘自《你会喝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