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虽然以武功夺取了天下,可他建国以后,却更加重视文臣的作用。对文臣的厚待,使那些曾跟从他出生入死,打下大明江山的武将们很不满意,明太祖为此曾向他们解释说:“世乱用武,世治宜文。这并不是我对他们有什么偏爱呀!”
可那些武将们仍然不甘心,他们趁机向明太祖挑拨说:“陛下,您可曾想到过那些文人们仗着他们的学问,是很会讥刺人的呀!”明太祖奇怪地问:“何以见得呢?”武将们就说:“那张九四(即张士诚)是很厚待文臣的,可他的那些谋士们却为他取了‘士诚’这个不吉利的名字。”
明太祖问道:“‘士诚夕这个名字有什么不好吗?”武将们便为他解释道:“孟子说:‘士,诚小人也。’那些文臣们就利用它的句读,解为‘士诚,小人也。’这不是在骂他是小人吗?”明太祖一听,果然动了心。从此,他对文人们的谈吐言语及奏章诗文都十分留心,寻找其中是否有讥刺挖苦他的言外之意,有时甚至是吹毛求疵,无中生有。
无论是什么情况,凡是被明太祖认为是在讥刺他的文人,大都送了命。这就是洪武年间骇人听闻的文字狱。
一次,尉氏县教谕许元为本府作《万寿贺表》,其中有“体乾法坤,藻饰太平”两句,明太祖读了,勃然大怒,高声说:“这个许元竟敢讥我曾做过和尚,咒我乱世,真是该杀。”原来“法坤”二字音同“发晃”;“藻饰太平”又被他读作“早失太平”的谐音。结果,这位许元先生被砍了头。
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作《贺万寿表》中,有“垂子孙而作则”一句,明太祖看了,认为“则”是“贼”的同音,赵伯宁一定是在讥刺他是农民起义领袖出身,一怒之下,斩了赵伯宁。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表文中有“光天之下”,“为人作则”等语,也被看作是以“光”讥其为僧、以“则”讽其为寇,因而被杀。
德安府学训导吴宪的表章中有“永绍亿年,天下有道,望拜青门”等语,可在明太祖看来,“有道”就成了“有盗”,“青门”也就成了寺庙,吴宪便因此而做了又一个文字狱的牺牲品。像他们这样无辜冤死的文人学士,在洪武年间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