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针刺疗法在中国极为流行,事实上也颇有疗效,西方人对针刺疗法,则到近代才逐渐有所了解。欧洲人对针灸所知不多, 1712年,东印度公司一位叫威廉·登·赖默的荷兰医生,出版了一本介绍针灸的书,才使之认识较多。到了20世纪,美国和欧洲一些医生,开始对针灸发生浓厚兴趣,不过有些中国医生,则置针灸于不顾,而崇奉他们感觉更精密的西方医术。
针灸怎样发生作用,至今尚无人真正知道。我们只能说,针插进身体一个特殊部位,往往能够解除另外一个表面看来完全无关部位的痛苦。这是怎么一回事?好像从来无人予以充分的解释。
针刺疗法,以人体器官与皮肤表面间的神经联系为基矗器官因病而使人感到痛楚,用针在皮肤下面,与生病器官相通的穴道一刺,因而产生解除痛楚的作用。
虽然某些穴道与某些器官直接相通,但穴道和器官在人体可能距离很远。举例来说,医治头痛有时需把针插在脚趾上,医治胆汁过多,更在肩膀上扎针。
古代中国人把神经系统分成12条经络,即连接针灸穴位和各主要器官,如心、肺、肝、肾与膀胱的通路。例如,心脏经络沿臂膀内侧直至小指。这条通路说来有趣,几乎正是心脏病引起痛苦感觉的通行路线。12条经络中,每条经络的穴位都有各自的名字和功能,如肺经络的“云门穴”,经针刺后,能治气促、气喘、风湿、扁桃体炎和粉刺,脾脏经络的“天蹊穴”,与支气管炎、咳嗽及消化性溃疡之类的疾病有关。
近年来,仍以古代经络学说为依据的中国针灸,引起世人注意,因为针刺以麻醉的功效证据确凿。进行医疗手术时,充分利用针刺的麻醉作用,能够代替药物麻醉。这方法不仅避免了麻醉剂的副作用,简便安全,有利于患者手术后恢复健康,而且针刺麻醉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头部、颈部、胸腔、腹腔和四肢等部位的各种大小手术,所以越来越被医学界重视。
怀疑针灸功效的西方人,将大部分针刺麻醉的成功事例,归因于某种精妙的催眠术,但有许多理由足以说明这种猜想的不当,比如蒙古人好几百年来,就用针刺方法为动物治玻然而有一件事倒是真的,即针刺麻醉能否成功,视病人的精神状态而定,针刺麻醉并不是人人有效的。因此,病人先要经过严密甄别,然后决定是否使用针刺麻醉法,抑或仍使用现代麻醉方法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