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的老师负责学校英文主持及播音专业的招生工作。曾经有一次私下问她:“面试时如何判断一个学生,是否有被培养成英文主持人或播音员的潜质?”她的回答倒也干脆:“这么多年的经验,我的总结是就看TA能否唱歌跳舞。唱歌不跑调,就错不了。”
其实这一条原则,在我工作的电台,虽然还不能说是百分之百,但也被反复验证了,即凡是在外语播音主持行业上有一定造诣的同事,或唱歌不错,或会玩一两种乐器。原因应该不难解释:学外语关键在于耳朵好使,听得准,才能捕捉发音上的细微区别,做到读音准确。而唱歌练习或乐器教育,恰恰能培养大家听得准的素质。这一点在不少汉语讲得倍儿溜的外国人身上,也得到验证。
如此看来,中国的家长把孩子送往各类音乐舞蹈兴趣班,从小培养他们对旋律和节奏的爱好,或让他们掌握演奏至少一门乐器的技巧,即便不能成为音乐大家,也能当作是一种对未来语言学习的正确投资渠道了。
据报道,在2011年和2012年,中国已经连续两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乐器销售量最大的市场,2012年的规模达到400亿元人民币。这其中,家长们对孩子音乐教育的投入功不可没。
音乐与外语学习成功的关联,虽未有科学研究的数据和理论支撑,倒还容易解释得通。但如果说音乐是各行各业人士成功的基础,就未免太过牵强了。牵强归牵强,却有真实个例。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曾是职业单簧管和萨克斯风演奏者;微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从7岁时学习小提琴,青少年时期改练吉他,至今都有自己的摇滚乐队;谷歌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高中时是萨克斯风手;世界银行前总裁詹姆斯•沃尔芬森曾经在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表演过大提琴;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则是一个不错的钢琴演奏家等等,等等。
这个名单还可以一直列下去。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成功与从小经历的严格音乐教育有关。例如,音乐培训打开了创造性思维的大门,它强化了受训者的专注度和纪律性,提升了人们成功必须具备的其他能力,包括合作精神、倾听的意愿、收集各种不同想法进行综合分析的技巧以及能同时关注现在与未来的能量等。换句话说,音乐教育既塑造了个体坚韧、独立及守纪律的性格,又培养了他们与外界交流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是多数人在现代社会成功必备的基本要素。
音乐是否真有如此神奇的助人成功的效果,也没有科学的理论研究支撑。更何况史上还有如此多的音乐怪才,在专业领域成功,却在生活领域完败。所以,这里要说的依然是从小有专业的音乐培训背景,成年时却转向了其他领域,这时音乐就能成为一种助推力。例如,成为一个乐团的演奏手,你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合奏,你要知道何时该独奏,何时该合奏。
用世行前总裁沃尔芬森的话说就是:“音乐是隐藏起来的语言。”掌握了这一语言,你就能在看似繁芜复杂、矛盾重重的创意思维冲撞中,找到内在的关联,理清头绪,拿出解决方案。美国一著名风投家、亿万富翁布鲁斯•科夫内尔曾在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在他看来,钢琴演奏与投资战略的共同点是,两者都与对模式的认知相关,有些人能将这一共同点延伸应用于其他领域。
下一次如果在北京熙攘嘈杂的街头,再碰见一个身背或手提乐器盒的孩子,我会忘记他们父母的焦虑,他们本人的无奈。是的,也许这个时期的音乐学习不能让他们未来成为天才,变得富有,但至少他们能懂得合作、创造和纪律的重要以及如何平和接受不同观点的表达,因为更重要的是,音乐教会了他们倾听。(关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