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行:换一池水或做另一条鱼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人生故事 > 半月谈 >
 
改行:换一池水或做另一条鱼
2014-11-14 11:13:58 /故事大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让环境接受自己

李琳改行的时候,前同事小张觉得她是投奔光明去了,“轻轻松松,旱涝保收”。

此前,李琳是一所市重点小学的语文老师。这听起来是个人人艳羡的职业:工作稳定,假期多,而且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崇高啊。刚从师范毕业的时候,李琳也以为自己会在这条职业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但执教了3年,李琳就萌生退意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当初她是满怀着当个“好老师”的理想来的。“好”是什么概念?崇尚素质教育,让学生有一个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小学生涯。但一入职场,现实立马就把“素质”、“快乐”这些美好的愿望给击碎了。李琳发现,不仅学校不在乎这些,家长也完全不关心。大家关注的重点只有一个:成绩。只要你的班级、你的学生在考试或竞赛中名列前茅,那就万事大吉。3年来,李琳越发觉得自己“面目可憎”,以前是每天阳光灿烂地走进教室,现在是每天板着脸捧着卷子对人。各种考核的压力迫使她没完没了地督促学生:快学,快背,考高分!

累。不仅身体累,压力和紧张带来的心理疲惫更甚。后来李琳在报上看到一家政府机构的宣教科招聘工作人员,心中一动,就去参加考试了。因为出色的文字功底,她最终顺利胜出。

然而,改行之后,的确是“旱涝保收”了,但“轻轻松松”却从未感觉到。第一年,时不时跳出来的后悔感觉让李琳有些怀疑,自己是否作了一个错误的选择。新环境让她非常不适应。

“从学校转到机关,第一个切身感受是,价值体系、评估标准完全不同。”李琳是那种个性较强的人,对工作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当老师的时候,虽然并不认同学校“唯分数论”的评估体系,但李琳对工作是很认真的,备课、教学一丝不苟。所以每次有公开课,校长大多点名要李琳上。学生家长也知道李琳老师辅导作文有一手,经常有其他班的家长特地托关系找她个别辅导。

“人际关系比较单纯,工作做得好,学校家长都会捧你,工作做不好,溜须拍马也没用。”

机关讲的是论资排辈。李琳上班第一天就感受到了明显的“等级关系”。局长就别说了,就是处长来了,低一级的人都会点头哈腰地打招呼。第一次开会时,李琳被领导叫去端茶倒水,她的第一反应是“干吗不自己动手啊”。当然她后来还是默默地去泡茶了,“机关的氛围就是这样,领导发令你只有听的份儿。”有时候开会讨论问题,明明底下的人的建议更好,但因为后来领导提了个方案,大家就纷纷调转方向,紧跟“领导的精神”。每每这种时候,李琳都会特别想念学校教研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的情景。

对工作氛围李琳也颇有怨言。传说中的“一杯茶一张报纸混一天”,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如果评估体系不是以工作能力为重心,会让埋头工作的人有挫败感。”

不久前的一次评先进活动,让李琳感触特别深。她理所当然地以为,先进肯定是部门里能力最强、工作最认真的老李,但最终胜出的却是工作能力平平的老好人老王。“有些水平高、工作努力的人,可能因为个性强容易得罪人,所以在关键时刻反不如资历平平但擅于奉承、擅于搞人际关系的人。”

这一年,李琳不停地纠结:她有时会问自己是否应该重返校园,有时又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理想主义,没有好好融入新环境。李琳不想去改变环境,这个大环境也不是她能改变的,但她不希望自己被环境同化,染上各种“机关病”。最终她决定保持自我,努力作好本职工作。

教师职业积累下的好习惯,让李琳对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很认真。因为李琳撰写的稿件出色,单位的几次活动都上了当地的报纸,不仅领导表扬,同事们也对她刮目相看。机关人际关系复杂,但个性直率的李琳不混圈子,工作上该说的就直说。有回单位搞展览,领导提了个方案,大家纷纷举手赞成,李琳忍不住指出方案的不妥之处,提了个新建议。大家正面面相觑,没想到领导却饶有兴致地听完李琳的建议,并鼓励她“你以前在学校时搞过的活动多,有经验,以后多给我们提些新想法”。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