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顿的身心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人生故事 > 半月谈 >
 
无处安顿的身心
2014-11-14 10:33:01 /故事大全

希腊攻打特洛伊,十年未成,奥德修斯献出木马计,卡珊德拉洞烛先机,尝试阻止将木马拉进特洛伊城,但她的示警无人听信,特洛伊遂败。卡珊德拉的遭遇,几乎象征了所有预见者的无奈命运。我很怀疑,王昭阳在《与故土一拍两散》(中信出版社,2013年5月版)中察觉到的噩兆,感受到的Что-тонетак(Chtotanyetak),以及由此得出的谨慎预言,差不多也只能是这个结局。Что-тонетак,俄文词,“怎么翻译呢?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瞬间的不祥之感。情人私语、长官约见或单独出行,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忽然感到一阵冰冷,感觉前景不妙……就那么一种动物性直觉”。这本小书的中心,就是那丝起于青苹之末的不祥微颤。

王昭阳出身世家,祖父王亚南,《资本论》的译者之一,《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的作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王昭阳赴美留学,毕业后至华尔街工作。这样的故事,几乎入得了现下的成功学宝典,作者也的确有过短暂的自豪。但读书期间,他只能在学校食堂的阴暗角落里就餐,眼睁睁看着自己中意的白人姑娘依偎在别人怀里,对美国恨意渐生,开始在图书馆苦读战争史和毛泽东的书,并因之热血沸腾。时来运转,毛头小子被华尔街相中,他给自己重新设计了形象:“昂贵的西装上衣,却弄得脏兮兮的。领子翻起,袖管卷上,一双朋克歌手的黑皮靴。头上扎一根深蓝色细带子,学三岛(由纪夫)……与任何人说话都客气,冷漠,目光锐利,不置可否。”现在,他可以把一张揉皱的餐巾纸推给自己喜欢的姑娘,对她炙热一笑,并不容置疑地要求,“给我你的电话”。够励志,不是吗?尤其是文章结尾给出这样劝诫的时候:“我也结识过不少愤怒的亚裔男青年,很想说一句,兄弟,我了解你的痛苦!生气没有用,规则就是如此。不过,别拉着一个国家的父老乡亲为自己的心理挫折感埋单,不够男子汉,也不够酷。”

这样的感觉肯定不是孤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批中国年轻人,不管是由乡村入城市,还是从故乡到异国,差不多都经历过如此的双重生活,有这样一个转卑微为自豪的阶段吧——那个曾经遥不可及的乐土,我们不是终将置身其中了吗?可惜,《与故土一拍两散》好莱坞式的开头,差不多只是一处肃剧的平静序幕,一首长诗的委婉起兴,我们误读了开头,当然也猜不到结尾。在华尔街干了一年半,那丝不祥之感就不时袭来,作者心情大坏,夜夜失眠,欲望不振,健康状况开始恶化,对自己前途远大的华尔街生涯彻底没了感觉,只“每天下午,盯着荧光屏上的价目,对着嘴边的听筒,机械地报价喊价,然而心思飘到了很远很远,说不清楚的地方”。这点微妙心思最终夺走了王昭阳居留美国的幸福感,把他从富贵梦中拖离。在冥想、武术和各类宗教中寻找不到安顿身心的良方后,他坚决地离开美国,开始了全世界游荡,几乎居无定所的生活。

经历过上述双重生活的人,不难理解这种无处安顿之感。他们在一块土地上习与性成的言行举止,要在另一个世界经受考验,直到学会新的一套规范为止。但在新的规范里,人们会哭,会笑,却不知道啜泣和抽泣的区别,也永远分不清浅笑和微笑,得不到那种微妙的、恰恰好好的感觉。而当学会新规范的人回到故土,却发现自己曾经烂熟于心的一切都有了细微的变化,“内脏里似乎增添了新移植的器官”,与一切事物都有些轻微的不协调,即使要跟曾经的朋友开个粗鲁而不失礼貌的玩笑,也找不到那种分毫不差的感觉。这些细微之处极难察觉,绝难抚平,却也最能影响心情,而心情,是世界上最奢侈的东西。为了心情,很多人会狠下心来,成为自己的暴君,篡改自己早已注定的安稳命运。王昭阳的游荡,大约就是这样一种篡改。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小算计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