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
请告诉我,这是怎样的一种感召!
回家,每一个普通的以色列人,每一个普通的巴勒斯坦人,他们都想回家,哪怕他们走向战场,走向杀戮。作为个体,他们都带着自己的鸽笼,那是温暖的鸽笼,无形地罩在每一颗热血奔流着的心上。谁能窒息一个人对爱的渴望?谁能阻挡一个人回家的路?杀戮可以杀死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埋葬一个人七零八碎的尸体,但是那只鸽子,那只直冲云霄的白鸽,它认识路,回到爱的路,在那里,男孩子和女孩子可以实现他们的梦想——我们将有一个孩子光着脚在泥里乱跑,把自己弄得很脏。
著名作家卡夫卡说过一句话——“鸟笼子出去了,去寻找鸟儿”。很多人都被这句话搞得一头雾水,但是,以色列的文学却揭示了这句话背后的人性的力量,一个人出走了,家也会搬出去,她去寻找离家的孩子,无论哪一个人,在杀戮场上多么泥足深陷,多么窒息而又绝望,都渴望回家。
记得英国诗人约翰•顿有一段诗: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如果海水冲掉一块/欧洲就减小/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敲响
我们在东亚,距离中东有6000多公里。我们都在亚洲大陆之上,我们的心不可能静观,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当战争在这个大陆任何一个角落爆发,丧钟突然鸣响,我们都会像那个在战场上倒下的男孩子,和他一样,我们都渴求着回家,心灵永远自由和温暖的归属地。卡夫卡的诡异之语,在以色列文学里变得如此真实,如此跃动,如此感人。远离炮火的你,是隔岸观火,还是会感同身受?
我们原以为在中东的沙漠里,在地中海的岸边,到处都是暴虐和疯狂,其实,我们错了。在中东,杀戮虽然没有终止,坦克车依然轰鸣,但人们的心灵从来没有被击垮。在最残酷的地方,反而凝聚着最浓烈的爱,最人性的表达。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那么骄傲地蔑视杀戮,那么勇敢地呼吁和平。连年的战火没有让文学变得冰冷,没有让人性死去,在无数次的洗礼中,生命的美反而越来越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