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建
中国的传统节日产生于农耕社会,有着挥之不去的“三农”情怀。农历二月初二就是这样一个节日:在农村举行,参与主体是农民,以祈求农业丰收为主旨。说它代表了春节的结束不为过,说它是农民下地前最后的狂欢也没错。
古代农民看天吃饭,地里刨食。他们认为是土地神在主宰农事。土地神就是社。《说文解字》:“社,地主也。”《礼记•郊特牲》:“社,祭土。”社日是农民向土地神祈求丰收的节日,起源于周,初兴于秦汉,盛于唐宋,衰于元明清,在中国历史上传承数千年,可谓最古最普遍之佳节。社日在唐代以后,尤其是在北方逐步固定于二月初二。
出了正月,大吃大喝也完了,亲戚朋友的门也串了,祭祖上供也过了。同时,气候转暖,昆虫萌动,南雁北飞,新的耕种季节来到了。
“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酿酒),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祭神用的肉)。”(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社日这一天,农民在大树下临时搭起席棚,邻里同乡汇集于此,宰牲酿酒,先祭神,再聚餐,尽情欢悦。
由于风调雨顺之年难以岁遇,饥一顿饱一顿是农民的常态。因此,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吃为主。吃什么,怎么吃,是节庆的主体。不过,社日期间除了吃之外,还伴随着浓烈的酒味。
唐代杜甫说:“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晚唐王驾说:“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北宋梅尧臣说:“春醪朝共饮,野老暮相哗。”南宋陆游说:“社酒家家醉,春芜处处耕。”
唐宋时期,每逢社日,各地农村都有饮社酒、吃社糕、社饭的习俗。传说饮社酒能治耳聋,故有“放怀聊喜酒治聋”(李公麟)、“酒为治聋醉一杯”(陆游)等诗句。
另外,社日活动另一精彩之处是“赛会”,演社戏,群众汇演,表演杂戏、杂耍等,有百戏,如上竿、翅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浑话、杂扮、商迷、合笙、道术之类。
社日活动的内核是感谢神灵,祈求福佑。但参加的人心头一般想的不是神灵,而是寻找一份快乐的理由。女人都会“今朝社日停针线”(张籍诗)。南宋杨万里有《观社》诗,比较完整地记述了人们看社戏的场景:“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一晌癫。”
社戏在汉代以前最受重视,政治地位被提升到国家大事的程度。唐宋后,社日活动更加盛大,热闹非凡,娱乐活动占到相当比例。如果说春节更侧重家庭内部的交流,那么社日则是一个村落内或几个村落间沟通并确定“话事人”的过程。《汉书•陈平传》记载:社祭时,陈平负责割肉,分肉甚均。里中父老夸奖他割肉很好。陈平说,假使我能够负责天下,也将如同分肉一样公平。
到了元朝,统治者害怕汉人结社反抗,明令禁止“聚众祠祷”、“赛神赛社”,民间社日活动从此衰落,各地的社坛大多变成土地庙或土谷祠。不过有些地区仍保留了一些,如鲁迅小说《社戏》中所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