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张振华格外忙碌——大三紧张的专业课程之外,他还需要筹备拓展自己创业的苜蓿种植产业链,让养殖企业入股;而作为公益投入的1.1万亩三北防护林老树残林改造工程同样让他牵挂。
大一登上央视“创业英雄汇”的舞台获得100万元融资,大二在家乡种植的3700亩紫花苜蓿,纯利润达到了450万元。张振华俨然成为同学眼中的“传奇”。平头、略黑,谈话时不经意间总会露出憨厚的笑容。
童年贫苦长大后欲改变家乡面貌
张振华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一个小乡村。贫穷,成为他童年生活的主色调,“那时发誓以后不再当农民”。随着阅历的增长,张振华的想法开始发生转变,想到还有那么多农民过着贫苦生活,他决心,长大后要去改变家乡贫穷的生活面貌。读高中时,由于生物课本里讲述的知识与农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所有课程中,张振华尤其喜欢生物课,一个学期下来关于生物课的笔记密密麻麻整理了好几本。
高三那年,张振华在从事畜牧养殖的叔叔那里得知,我国牲畜食用的牧草基本都是从国外进口,每年内蒙古牧场从美国进口的有“牧草之王”称号的紫花苜蓿数量就达上百万吨,而一吨的价格就要3300元。为什么我们不自己种呢?
张振华的想法首先遭到了母亲的反对,她认为家里唯一在读书的孩子应该考上一所好大学,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而不是种牧草。张振华转而做起了父亲的思想工作。父亲拿出多年带建筑队积攒下的一些钱,帮儿子买了拖拉机和收割机,以及储存苜蓿用的近两万平方米的房子,前后总共投资了200多万元。上学期间,主要由哥哥帮忙负责苜蓿的种植和维护。
2014年高考后的整个暑假,张振华加入到苜蓿收割中,每天早上太阳还没出来,张振华就到地里割草、运输;附近没超市,渴了只能喝井水;晚上七八点到家,张振华累得倒头便睡。10月,1000亩地的紫花苜蓿销售一空,张振华获利150万元,捞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学习知识登上“创业英雄汇”舞台
为了学习前沿的农业知识,张振华以超重点线50余分的成绩填报了华中农业大学,进入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张之洞班”。课余时间,张振华常在图书馆和学校数据库里查找和苜蓿相关的资料。在学校官网上,发现学校有专门做苜蓿科研的教授,他一下有了新想法:借助学校力量培育出适合我国的苜蓿种子。
之后,张振华开始频繁往辅导员办公室跑,希望学校能对他的“种草大计”给予一定支持。学校的老师一度觉得这个刚进校园没多久的学生的想法有点不切实际。打听到央视有个“创业英雄汇”的栏目,张振华满怀期待地报了名。被拉入一个项目群后,却发现群里还有一万多个报名项目,张振华傻了眼。为争取更多机会,他每天都主动找群管理员聊项目。
最终,张振华获得了去央视参加面试的机会。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后,张振华又打起了退堂鼓,每个月去北京参加面试的就有300个项目,而最终能留下来进行项目路演的只有15个,被选上的机会“很渺茫”。后来在辅导员陈志强的鼓励下,张振华还是决定去尝试一下。
学院特邀豆科作物专家、博士生导师赵剑作为张振华的技术顾问和指导老师,并派陈志强和他一同踏上了北京寻梦之旅。面试当天,张振华整个上午都空着肚子,“因为这样可以保持清醒。”
第二天,节目组打电话告知张振华,项目被选入路演名单。“激动、紧张、胆怯”,19岁的张振华登上了“创业英雄汇”舞台,“紫花苜蓿的根特别长,有很好的防风固沙和固氮作用,如果大面积推广对生态改良很有利。”
节目现场,投资人对苜蓿项目既能带来很高经济价值,又能实现防风固沙的环保功能产生了很大兴趣。最终,张振华在现场与投资方签订了100万元融资的意向性合同。有媒体甚至解读,这种能改善土壤质量的植物,有望成为治愈北京沙尘暴的新“药方”。
成立公司一边读书一边种草
2015年初,他成立了内蒙古华蒙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当地招募的17个科研人员负责苜蓿品种的研发,叔叔负责打理公司大小事务,自己则开启了一边读书一边种草的创业历程。
“农业要想效益好,必须走规模化的路子,种草也是一样,需要大规模流转土地,购置机械化设备,一台进口大型收割机就要上百万元。”缺少资金是张振华创业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经过认真考虑,他没有要投资方的100万元融资,而是选择了高息贷款,“一方面100万元太少,另一方面投资方希望实现对公司的完全控制,和团队商量后,我们决定做自己的企业,放弃了和他们的合作。”
同时,大规模流转土地也存在诸多阻力。“土地对农民来说很重要,每个人想种的东西也不一样,众口难调。”为了实现大规模生产,张振华只能挨家挨户说服,并采取调换地的方式,尽可能将土地聚拢。最终,张振华在距离家乡近百公里的凉城县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
2015年年底,张振华种植的3700亩紫花苜蓿净利润达到了450万元,累计改良土壤面积5000余亩,还获得了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的“大学生创业英雄年度十强”称号。
一边学习,一边创业,紧张的环境也不断激发着他的潜能。大学期间,张振华基本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每天都要查阅资料、写策划书到凌晨两三点,早上不到7点就起床赶去上课,并且经常请假到全国各地考察、找合作伙伴。各地的农民兄弟从电视上得知有一个种紫花苜蓿很出名的小伙子,就常来向他请教。两年间,张振华先后义务去山西、河北、青海指导当地的农民种紫花苜蓿。
为促进牧草产业南移,张振华团队与湖北省京山畜牧局等单位达成50万元科研合作,培育适应湖北地区的紫花苜蓿新品种。目前新品种已经培育完成,预计在湖北地区种植紫花苜蓿每亩地纯收入达4000元,是种植水稻油菜收益的3倍。
张振华的心里还有一个牵绊,三北防护林工程持续多年,现在一些地方防护林呈现“枯死、荒芜”景象,“西北的大地上依然荒芜一片,大片的老杨树正在老化枯萎”。
2014年,他从自己创业获得的第一桶金中拿出30万元用于植树造林。截至目前,张振华团队累计种植樟子松3.43万棵,改善三北防护林面积240余亩,改良生态环境超过16万平方米。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还探索出“两行一带”的新模式,即在树林之间种植紫花苜蓿,不光有效地改良了生态,而且还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不过,1.1万亩三北防护林的改造工程,对张振华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张振华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苜蓿新品种研发上,开始拓展紫花苜蓿种植基地,“希望我们能够研究出抗干旱抗盐碱的紫花苜蓿品种,将西北地区的沙漠变为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