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颗小行星的命名引起了广泛关注。“姚贝娜星”以英年早逝的歌手姚贝娜命名。那么,小行星是如何命名的?
确认身份获得编号再取名字
人类已发现三四十万颗小行星,由于数量太多,如果按西方天文学惯例用神话人物给小行星命名,名字根本不够用。于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规定:小行星的发现者对其拥有命名权。
小行星被发现之初,将得到一个临时编号。经过3次回归,并精确测出其轨道参数后,小行星的身份才能被确认,并获得正式编号。
“姚贝娜星”由香港天文学专家杨光宇在2000年12月28日发现,正式编号为41981号,后4位数字恰好是姚贝娜的出生年份。杨光宇喜欢用演艺界人物的名字命名小行星,他发现的23258号小行星,就命名为“徐克星”。
发现者给小行星取的名字可分为多种类型,常用的有科学家的名字、各领域名人的名字、地名、发现者亲人的名字等。命名申请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即可生效。
小行星带形成或因引力扰动
包括“姚贝娜星”在内的绝大多数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也有部分小行星分布在地球和金星的轨道附近。在地球附近的小行星会扮演“入侵者”的角色,存在撞击地球的可能性。
对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的成因,天文学界尚无定论。过去的主流学说是“撞击说”,认为火星和木星之间曾有一颗行星,遭天体撞击后破碎,形成了遍布残骸的小行星带。不过,科研人员发现,小行星带内所有小行星的质量总和比月球的质量还要小,所以对该学说产生了怀疑,并提出“引力扰动说”。
这一学说认为,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过程中没有形成行星的残留物质。本来,火星、木星和土星之间的引力共振会促使行星形成,但木星和土星的质量增长太快,引力也明显强于其他行星。正是这两个“大块头”的引力扰动,使小行星带的物质无法聚拢成更大的天体。
小行星的形状很不规则,有的像土豆,有的像石板。可以把它们看作一块块岩石,而非星球。它们的大小也和星球相去甚远,最大的直径可达几百公里,最小的仅有几米。由于大个头的小行星大多早已被发现,近年来新发现的小行星,体积往往很小。正因为如此,如今天文爱好者用小型天文望远镜发现小行星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大型巡天望远镜才是取得小行星命名权的“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