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剧《黑镜》的圣诞特别版《白色圣诞节》,讲的是在不久的未来出现了“屏蔽”这项技术,每个人都被安装上了智能眼,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你就可以直接屏蔽他,自此以后你们就会在彼此的面前变成灰白色的人影轮廓,你们也将听不到彼此的声音。(你是不是很想试着屏蔽你的老板?)
剧中乔·波特被自己的女友屏蔽多年,起因是同居的女友怀孕后两人发生了争执。被屏蔽的波特只能看到女友的轮廓,不久,这个轮廓边又多了一个孩子的轮廓,原来,女友独自生下了孩子。
编剧创作这个故事的灵感据说来自谷歌眼镜的上市。未来人机合一后真有屏蔽这项技术也未可知,不过,我们对此并不感到陌生,因为我们早就生活在一个被屏蔽的世界里。
我小时候从广播和书籍上得到的信息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家订阅的《儿童画报》说美国的小朋友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在两栋楼之间悲惨地进行走钢丝表演,这让我们充满了幸福感和自豪感。
美国的儿童没有走钢丝,他们的老百姓也没有等着咱们去解救,只不过是媒体这个智能眼,自动屏蔽了外面的世界,并提供给我们虚幻的影子。我们只不过是在自己制造的幻象中一直狂欢。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播在美国流行时,一些专家就开始担心,如果每个人都同时听到了挑选过的相同的消息,就有可能引发一些意想不到的偏见行为。而相反的例子是,柏林墙的倒塌,很大一个原因是东德人能听到来自西德电台的不同的声音。
那么现代技术能保证我们观念的多元化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莫布森说:“人们对自己公开和保留的行为是有选择性的。”实际上,大多数人都会去看、去听他们想要的,而不去理会其他的一切。(你那个老板不是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吗?)
一份政府备忘录说明了小布什时期的副总统迪克·切尼去酒店时的需求。4罐无糖雪碧、一壶不含咖啡因的咖啡,房间温度为20℃,而且,所有的电视都要调到福克斯新闻频道,因为这个频道最能贴切地反映他的观点。
屏蔽这件事情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容易了,我们可以轻易地把不喜欢的人拉黑,把不合我们胃口的微信号取消关注。大数据时代精准地提供给我们希望看到的资讯,就像袁世凯定制了支持帝制的报纸,星宿老仙定制了“法力无边、攻无不克”的法螺。定制技术将让我们只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通过科技,我们成功地把自己屏蔽了。
乔·波特每年只能偷偷地在圣诞节看着自己孩子的轮廓。有一天屏蔽取消了,波特终于能见到自己的孩子了,却发现她居然长着一张东方人的面孔……真相原来和自己想象的差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