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关于读书 我有三个故事

 
【成长】关于读书 我有三个故事
2015-08-27 16:36:47 /故事大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我“全民阅读形象大使”的称号,我感到非常荣幸。博尔赫斯曾写过一首诗,大意是“我一直在猜想天堂的模样,我想那大概是图书馆的样子”,我很喜欢这句诗。我希望自己能够胜任这个大使的角色,所以来和大家见面,我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我读书的感受。

如果没遇到《林海雪原》,现在我会是什么样

1976年,我12岁,刚刚小学毕业。我的家乡在浙江富阳,父母都是农民。有一天,我父亲上山砍柴被蛇咬伤,我母亲去镇上请了一个郎中,叫阿牛。父亲被背回家时小腿肿得比大腿粗。农村流传一种说法,我父亲这种伤,如果不能及时医治,天亮鸡叫的时候人就不行了。好在阿牛来了,他从非常脏的卫生包里取出几颗像板栗一样的药,剥掉外壳,用温开水喂我父亲吃了,不到两个小时,父亲的腿一点点消肿,第二天他就可以正常下床干活了。

春节时,父亲带我去给阿牛拜年,我在他们家的柴火堆里无意间发现一本书,后面的十几页没了,但是封面还在,这本书叫《林海雪原》。书是阿牛从街上捡来的,不是用来读而是用来引火的。大人们在客房聊天,我在灶房里看书看得入迷了,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看。阿牛说:“书送给你了,你赶紧吃饭,书你拿回家去看。”

这是我的第一本课外书,也成了我们班上的稀奇物,我看完就给同学们讲,他们充满了好奇,都巴结我、找我借书,不但看,还抄,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那个年代——那真是一个精神食粮匮乏的年代。

我一直想,如果我年少时没有遇到这本书,我现在会是什么样?还会不会像今天这样,以读书和写小说为生?人生无常,但是天地有灵,在既特殊又平常的日子里,给了我这么一件礼物,正是因为这本书和我的不期而遇,让我和文学结下了终生的缘分。

不停地读,总会遇到那本可称作“亲人”的书

1985年,我从军校毕业后到福州工作,每天在一尘不染的空调房里,穿着拖鞋,伺候着比我的生命还值钱的进口机器。和机器打交道非常枯燥,那时候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业余时间在干什么?就是读书。和我年纪相仿的人都有所体会,20世纪80年代是全民阅读的时代,只要识字的人都在读书,看书成为我们唯一的娱乐方式。那时候一本哲学书可以卖出两三百万册,现在看来真是天方夜谭。那个年代人们读小说、读历史、读哲学,什么书都读。

由于《林海雪原》,我迷上了小说,我一直利用闲暇时间找小说看。单位有图书馆,到了周末我便去书店买书,我读曹雪芹、琼瑶、巴金、金庸、海明威等人的书,就这样我看了大量的小说。我一直认为读书就是读人,看书的过程就像跟人打交道一样,你不可能喜欢每一个人,但交往的人多了,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和你心灵相通,成为你的朋友,伴你前行。

有一天,我买了一本书,是著名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林海雪原》的相遇让我喜欢上了文学,和这本书相遇让我开始尝试着写小说。这本小说讲的是一个青年对自由的渴望,他想走出家庭,去寻找自由和爱。我觉得小说的情绪和我当时内心的情绪很接近,我没想到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没有故事和人物关系,只有一种情绪、一种心理,它为我打开了一扇文学的窗子。

真的要感谢生活,感谢阅读,让我在合适的时间遇到能照耀内心的书。我们不可能跟每个人交朋友,但是拒绝和人交往,你就永远不可能拥有朋友。读书也是这样的,只要你爱书,不停地阅读,总有一天你会和一本书或者一位作家相遇,这本书、这位作家可能就是你的“父亲”、你的“母亲”,它扮演的就是你的亲人的角色。这样的书,只要你阅读肯定会找到,如果读10本遇不到,读20本遇不到,当你读到100本的时候,你一定会遇到,它会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和生活中的你邂逅。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