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孤独与自由

 
【成长】孤独与自由
2015-11-18 08:56:20 /故事大全

我们好像很少谈个人的价值,我们总是谈一个人在大的群体里的价值,所以会觉得如果我只在群体里有价值,那么我个人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我觉得自己在青少年时期是个很叛逆的小孩,喜欢躲在一个角落里读自己喜欢的书,那些书大人基本上是不准我看的,连《红楼梦》都不准看。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我父母不准我读《红楼梦》是因为有一句古训叫“少不读红楼”,《红楼梦》的许多内容在讲青春期的事。我躲在棉被里用手电筒照着看,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这本书跟自己那么靠近。它讲十二三岁时的身体发育,身体有一种恐惧,不晓得这种变化从何而来,其实这是没有答案的,可你不能跟父母讲,也没有办法在学校里跟老师讲。现在也许好一点点,但那个时候的教育很保守,孩子根本没有机会跟一个比自己年长的人谈论身体上的很多困惑、焦虑。所以那时候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书。

我躲在房间里看书的时候都是战战兢兢的,因为怕被爸爸发现。后来他跟我说:“我没有反对你读《红楼梦》,但你的功课因为读《红楼梦》而变得一塌糊涂,也是事实。”他一直觉得,我原来在学校的功课很好,就是因为读了这些小说,成绩慢慢退步了。当然,今天的父母也未必没有这个压力,就是希望孩子接受社会给他的安排,这其中,在学校里做一个好学生是极其重要的事,而好学生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第一名、第二名。

印象里,我总是很长一段时间见不到爸爸,因为他工作很忙。等我终于见到他时,他一定会问,这个月考了第几名?我就说第二名。他一定又会说,为什么不考第一?我忽然觉得很有趣。父亲走了之后我在想,他跟孩子的对话其实是一个很固定的模式,还有就是,如果我考了第一名,不晓得他会讲什么,他永远觉得你目前做得不够,你应该做得更好。

那时母亲和父亲的角色不太一样。我妈妈没事就喜欢敲我的房门,我知道她很担心,因为她不知道我一个人在房间里干什么。她问:“你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吃点药?”我说没事,然后一脸臭相地把门关了。过一会儿她又来了,说:“我炖了鸡汤,要不要喝一点?”这种话她大概一天会讲很多次,所以我在《孤独六讲》里面有一句话——“母爱有时候也是一种暴力”。

其实我跟我母亲很亲很亲,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在青少年的时候自己会在日记里真的写下了这句话——“母爱有的时候真是暴力。”我觉得人有两次剪断脐带的时候,大概第一次是在出生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育的时候。我希望跟母亲脱离一种关系,因为只有脱离才能证明我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当然自己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跟学生相处,也知道爱大概是给对方最大的自由,是去祝福他走得更远。

我曾经看到一种青枫——日本的枫树。青枫的种子有两个翅膀,我看到以后很感动。我觉得在大自然里,一个母体树结了种子,它是想祝福种子能够飞得很远,所以送它们一对翅膀,因为如果种子落在母体树下是长不成大树的。

其实还是矛盾,所以有时候也会觉得很残忍,就像我不知道我怎么会跟如此爱我的母亲讲“我要离你很远”这样的话。在我25岁离开台湾到巴黎去的时候,我兴奋得不得了,觉得整个人都飞起来了,因为有爸爸妈妈,6个兄弟姐妹,一大堆的阿姨、婶婶、伯父、叔叔的家庭聚会是我最头疼的事情。每次聚会我都觉得很虚伪,大人们在那里一直谦让,12个人一桌,让来让去都坐不下来,我看了就很烦。那个时候我已经很叛逆,我就一屁股坐下去,回去当然是被痛打一顿。因为我爸爸跟我说:“你知道吗?每个人都知道该坐在哪里,他们是故意在让。”我听了好奇怪,为什么他们要故意让?难道是在测试别人有没有教养,懂不懂礼貌?我现在跟学生出去,他们一屁股就坐下来,我又觉得怅然若失。我的意思是说,人总是两难,不知道我们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