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被迫给猫铲屎时,一群人正走过草地青青,跨过流水淙淙,登雪山,过溜索,到处找屎铲。
他们想找到这样一种粪便:大小、形状与红薯相近,表面闪着绿色的光泽,轻轻掰开,能闻到一股竹叶的清香。如果幸运,遇到还冒着热气的,他们会激动得扑上去!
不错,这就是传说中“最香的动物大便”熊猫屎!也只有这种公认的“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才能让人争相铲屎。有外国媒体说:“熊猫宝宝打个喷嚏,1。5亿人的心都痛了。”
这一次,充当“铲屎官”的是大熊猫重点种群常态化监测项目的野外调查队员。2015年5月起,这群“最有味道的人”一连数月在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地毯式搜索,想要寻找新鲜的熊猫粪便,从中提取DNA,为每只大熊猫办张“身份证”。
这种曾经的食肉动物改变了口味,却还没进化出草食性的肠胃,吃了不消化,又得紧锣密鼓地把夹杂着竹竿和竹叶的粪便排出来,一天就得二三十斤。
沿着以往普查中发现的大熊猫生存区域仔细翻找“每天都可以找到几十上百坨粪便,都不新鲜,不符合DNA提取标准”。一位调查队员说。
每当发现热气腾腾的熊猫粪便,研究者都会小心翼翼地戴着手套捡起、收好,兴奋地用GPS进行定位,详细记录发现熊猫屎的经纬度、海拔、时间,甚至粪便的长度及直径。
“新鲜出炉”的粪便上有一层黏液,用乙醇浸泡后,能分离出鲜活的肠壁细胞,从中提取DNA进行鉴定,准确率超过90%。大熊猫的性别、年龄,个体间的亲缘关系都能从中得知。如果“屎期”超出10天,可靠性就要大打折扣了。
熊猫屎为研究者提供熊猫信息的同时,也受到了各界“热捧”:科学家在熊猫屎里找到能将植物分解为乙醇的细菌。商人用熊猫粪做肥料种出号称具有“抗癌奇效”的“熊猫茶”。艺术家塑出熊猫屎“维纳斯”,卖出近30万元的天价……
但深入野生熊猫生存区域的研究者知道,熊猫的日子并不好过,人类活动依然在侵蚀大熊猫的生存空间。对于这种胆小的萌物来说,即便只是与人打了个照面,都可能就此远离这片生存区域。
现有大熊猫栖息地被隔离成33个板块,其中18个种群数量少于10只。这意味着,大熊猫不仅面临着近亲繁殖的危险,一旦再次出现竹子大片开花死亡的情况,它们将无力穿越钢筋水泥,很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对于熊猫,人类的感情是复杂的。在见到活体熊猫“苏琳”之后,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长子动情地说:“如果把这个小家伙当成我枪下的纪念品,我宁愿用我的儿子来代替。”但也正是他,曾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几度来华猎杀大熊猫。
研究者明白,对待这种脆弱而可爱的物种,不打扰,是人类最后的温柔。
几年前,一组卧龙自然保护区饲养员穿熊猫服照顾熊猫宝宝的图片在网上热传。暖心图片的背后是心酸的考虑:让进行野化训练的熊猫宝宝在没有人的环境下长大,让它不习惯看见人、不适应被人触碰,这样放归自然以后,也许有一天,这种戒备会救它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