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过未来的你

 
未见过未来的你
2016-12-19 12:31:39 /故事大全

我从南站下车,走出车站,看到了北京。

那时天空中没有传说中呛人的雾霾,因为阅兵蓝还残留着些颜色。那是一个普通的傍晚,对于北京千千万万的居民而言,再普通不过,这座城市车水马龙,傍晚的天空像是在预示着夜晚灯红酒绿的美丽人生,我拖着行李箱,父母跟在后面出了车站。

我来自浙江一个三线城市,高考失利没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选择北上,来了帝都。许多人说做出这个选择有赌气的成分,我也没有否认,但是我觉得更多的还是想要一个坚持,想要一份初心。我是一名理科女,读的专业是理科试验班,这是北京交通大学第一届大类招生。理科试验班,就是大一时主要学习数理化,大二时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三个方向其中之一,我想,之所以改成这种形式的大类招生,就是因为有很多学生刚进大学时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大二时有大量的转专业情况出现,这对学生自身和对学校,都是不利的。专业的选择方面其实我并没有考虑太多,就业率,出国深造率,保研率,专业前景,是否适合女生,高考分数没出来之前,父母满口地说,专业你来选,都看你的喜好,而高考分数出来之后,他们却将这些因素一一列在纸上,对比写出各个专业的利弊,我想这是每一个家庭都会出现的情况。我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不断咨询专家,老师的意见的他们,只是单纯地为我的未来而担忧。但是从我自身的角度出发,在选专业这件事上,我并不赞同父母老师的意见。我最想学习的专业是化学,之所以想学化学,是因为化学是我高中生活的一个遗憾。我有过一段自学化学竞赛的心酸经历,但最终因为自己实力不济,在这条路上终成为了一名失败者。有过伤心的时候,但是后来我才渐渐发现,所有的荣誉和奖项都是假的,只有自己的热爱之心是真的,当初的我还没有自信勇敢的对别人说我的梦想,因为自己没有任何成就,也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自己擅长这门学科的资本,我决定了大学要继续走这条,因为曾经的我的懦弱和自卑而失败的路。我想说的是,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没有什么比得上自己的一颗初心,我们刚满十八岁,还远远未到因为世俗的观点而改变自己,迎合他人的年纪,如果说这是未来的我们必然的经历,那么我愿意让这一步来的晚些,再晚些。我是一个社会的逃避者,那个时候的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对自己忠诚。

大学是一个,很抱歉这么告诉你们,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地方。以我自身来说,我最不能接受的,是没有固定的教室。我习惯了每天早上走一样的路,来到属于自己的教室,见到熟悉的同学们忙碌的身影,习惯了每晚走出教室的时候,把东西随手放在自己的桌子上就可以大大方方的离开,这是一个属于我的地方,哪怕只是不到一平方米的小桌子,瘸腿的椅子。而在大学,每一间教室都有不同的陌生的人们呆过短短的几个小时,匆匆来到,匆匆离开,这样的匆匆让我觉得心慌。记得有一次我在思源楼自习,走出去倒水,回来的时候,竟然迷失在楼道里,不记得自己之前呆的教室是哪一个,穿梭于教室和教室之间,每间教室都是一样的面孔,都有不认识的人在自习,一样的神情,一样的动作。我从未感到如此慌张,在北京,在陌生的地方。直到最后我找到那间教室,我的不安全感也久久没有消除。因为这里没有我可以回去的地方,没有家,没有家人。

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可以找到归属感的地方—社团。其实社团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从我的角度看,提升能力,发展兴趣,扩大交际圈,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社团的存在能够带给我们的,最大的收获,还是一份归属感。能够认识几个学姐学长,在你迷路的时候能够来接你去你要去的地方,在你不知道去哪里买学习资料,不知道去哪里拍证件照的时候能够耐心指点你,让你能够在大学里立足。能够认识几个同届的朋友,志趣相投,虽然不同专业,但是有着共同的地方,可以偶尔约饭约歌约约自习。归属感是什么呢?无非就是这些东西吧。我加入北交大红会手语部的第一次例会上,部长就告诉我们说,你们有什么生活学习上的问题也可以随时来找我,谁不是靠着学姐学长的指引走过来的呢。社团让我觉得很心安。当然加入社团也会让你有许多怨言,本来可以在被窝里度过的双休日的早晨可能就会因此化为乌有,我曾亲眼目睹自己的一个室友,为了抢场地,早上六点多掰开自己的眼皮,守在电脑前。还有许许多多的活动,许许多多的例会,足以断送你的一切休息时间。有许多人觉得这不值得,现在只是一名大一学生的我也没有自信说这就值得,一切都是看自己的选择。上大学前有人曾经告诉我说,大学就是学习,工作,玩乐的三选二,如何选择都是自己的事情——这就是大学最大的自由,在我看来,“到了大学就自由了”这句话中的自由二字,并不指的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而是在人生道路上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我们都知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想要得到这一份自由,就必须承受一份责任,一旦选择了自己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高中的时候我觉得,高考这条路我是跪着走下来的,但是现在我发现了其中的不同,从前自己的身边有很多人,他们有的和我一起走着这条路,有的在路的终点处等着我,等我走完,我们互相搀扶着起身,被那些关怀自己的人紧握双手,最终站起来的时候,还可以微笑着拍拍身上的尘土,说几句怀念过往的奋斗时光的话来逗乐对方。而现在,当你发现自己跪着走完了这条路,路的终点却没有可以扶你起身的那个人。大学是孤独的,进入大学的这几个月来,我感受到了这种孤独,起初的我感到非常悲伤,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超市,因为和室友的课表都不同,所以只能独来独往,有事离开教室的时候也找不到那个可以帮自己看东西的人。但是当我渐渐习惯这种孤独,才学会了在孤独中找到惺惺相惜的友情。我有三个室友都参加了体育舞蹈比赛,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她们训练到很晚回来,推开门,叫了我的名字说,来来来,我们来展示一下我们的裙子,说着便兴奋地脱下外套。那天她们穿上红色的拖地长裙,那么亲切的叫着我的名字,那么迫不及待要和我分享她们的激动和紧张,毫不吝啬地允许我融入进她们的生活中去。我被接纳了,我这样感觉到。后一天我去看她们的比赛,看到在台上踏着舞步,摇动裙摆的她们,原本俗气的大红裙子却如此惊艳,如此震撼人心,我看到自信的她们,热情洋溢的她们,微笑着的她们。比赛后我为她们照了一张合影,合影上有三个今夜我的最棒最美的朋友,而我是摄像头背后的人,是为她们鼓掌,为她们热泪盈眶的人。大学是孤独的,没错,但是承受着这份孤独的我,却看到了他人面对我的真诚的眼神。我很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孤独是必然,因为孤独让我思考得更多,让我得以静心完成只属于自己的那些事,我敢于承受孤独,但也渐渐拥有了愿意接纳并理解我这颗敏感的心的朋友们。我可能无法找到共同生活的人,但却可以找到共同成长的人,我感到欣喜,希望你们也一样。

初到北京,水土不服是肯定的。刚来的两个月我就感了三次冒,每次都能持续两个礼拜,天气也是雾霾接着大雨,大雨接着雪,雪之后又是雾霾。每次看到太阳出现,我们的眼神就如同那阳光一般明亮。我很喜欢我们学校的风景,十一月的银杏接着一场大雪,是我从未见过的美丽,这份美丽,冲淡了我们所有对于学校设施的不满。我们的学校位于北三环以内,房价贵地价贵,因此寝室非常小,公共的桌子,公共的水房和公共的浴室,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生活呢。每次走路撞到东西的时候会很糟心,但是现在的我大多数时候还是满意自己的生活。毕竟不用下床就能够到桌子上的一切物品,对于懒惰的人来说该是多么享受的体验啊!大学的食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学校很大,不必走很多的路去食堂吃饭,选择最近的食堂就好。饭菜倒是吃得很习惯,可能是我本身就不挑食的缘故吧。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西门门口的烤冷面和鸡蛋灌饼。那天我画海报到八点多还没有吃晚饭,从主校区走回寝室,天气很冷,我哆哆嗦嗦地去买灌饼,大叔把灌饼递到我手里的时候低低地说了一句:“小姑娘来,拿着暖暖手吧。”我从不曾想在这人潮拥挤的北京,还能听到这样的话语,这样想来,是不是我把这座城市,想的太过于冷漠了呢?从开学至今,天气一天天变凉,有过大雪纷飞的清晨,有过寒风刺骨的夜晚,每当我走过西门,都会看到卖灌饼的大叔点着炉子,忍不住就要买一个,也会看到卖烤冷面和煎饼的大叔大妈们,守着面前的豆浆和春卷,打牌聊天,看我走过就会吆喝两句,烤冷面和热豆浆。我想,当我走过大一一年,搬离东校区之后,一定会十分怀念这个光景,这些在我匆匆度过的年岁中,每一天陪伴着我的人们,一定还会因为想念那一种味道,那一声问候,而重新赶到这里,只为暖暖已经冻得发紫的双手。

最温暖的那些时光,还是留在了我的高中,留在了我的高三。我曾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高三,那就是虽败犹荣。不是心酸,不是推脱,不是安慰自己,只是一种不忍割舍和不能忘却,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惦念和敬仰。那是一段让我忍不住想要肃然起敬的岁月,是一段任我千百遍回首,仍在灯火阑珊处焕发新的光芒的岁月。学弟学妹们,我只想说,当你们步入大学的时候,真的不用想太多,无须前瞻后顾,因为一旦想的太多,就不敢去做了,这本来就应该是一段张扬的岁月。如果没有填报志愿时候的倔强与不肯回头,我一定不可能站在这里,走这条对得起自己初心的路。大胆的做出自己的选择,大不了就是孤独二字,大不了饮冰卧雪,大不了承蒙那些冷遇与质问。其实,当你做出了选择,你会发现,并没有那么多想象中的痛苦,那些以为要拥有多坚强的心才能到达的地方,其实只要热情不灭,披挂风雪烟尘也可以比预想的走得更远,更漂亮。愿你们踏入大学之门时,回首高中岁月,可恋恋不舍,亦可热泪盈眶,含笑说再见。奔赴前程时,能有不顾风雨兼程的勇气,亦可捧着自己的初心,骄傲且幸福地说,实属我幸,我选择了这里。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