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茶风波
2004年8月,北京的一些市民在报纸上看到,更香茶叶公司要给市民免费赠送新鲜的有机茶。只要打电话和公司预约好,凭户口本就可以到这家公司总部领取半斤有机绿茶和半斤有机花茶。
一时间,这家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繁忙中。来要求领茶的电话持续不断,接电话的人声音都说哑了。看到有这么多人来领茶,公司里的职工们也感到比较新鲜。可是,送着送着,职工们就有些不忍心包下去了。100多块钱一斤的有机茶,一斤一斤地送出去,心痛啊。而出这个点子的正是公司董事长俞学文。
半个多月后,100多万元的茶叶送出去了。俞学文觉得,这个赠送活动,一定能让更多的人记住有机茶、了解有机茶。
要说这俞学文想出大送有机茶的点子也是被逼的。那时,他为有机茶已经折腾五六年了,投入了七八千万元,可收益却很小。这也难怪,在名茶云集、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上,很少有人了解近些年才兴起的有机茶,就连俞学文认识有机茶也是出于偶然。
初识有机茶
1998年,在北京做茶叶生意的俞学文回到老家浙江武义探亲。在一次农科院专家的讲座上,他第一次听到一个词叫“有机茶”。
“有机茶”的概念其实是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有机农业的兴起而出现的。从90年代起,我国有关部门开始推广有机茶。听了专家的解释,俞学文一下就对有机茶非常感兴趣。
很快,俞学文决定种植、经销“有机茶”。周围人一听他这个计划,都连连摇头。要知道,茶叶市场本来竞争就相当激烈,要经营大家都很陌生的“有机茶”,这不是往火坑里跳吗?可俞学文却说,就是因为别人还没做,他才决定做。以前,他也是靠这种与众不同、先人一步的方式尝到了甜头!
今年38岁的俞学文其实是浙江武义土生土长的农民。说来,武义是个盛产茶叶的地方。然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过去这里的茶叶一斤几块钱都很难卖出去。1995年,25岁的俞学文揣上仅有的2000元,带了几十斤家乡的茶叶,决定到北京闯荡。与俞学文同行的还有他的恋人朱丽俐。
阴差阳错
两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来到北京。然而,一到北京,他们却发现自己的茶叶基本卖不出去。苦闷中,俞学文时常骑着自行车,到处了解北京茶叶市场的信息。不久,他发现了一个现象:“北京那个时候茶叶的包装都是很简单,很次的。基本上茶叶店都是用这种纸包,就是纸包,两层的纸”。
这种简陋的包茶方式一下触动了俞学文。他不禁联想起老家浙江的茶叶筒。那里的茶叶包装可比北京讲究多了,各种规格的茶叶筒非常精致。
为什么茶叶卖不掉,怎么不试试卖茶叶筒呢?说干就干,俞学文从杭州进了几箱茶叶筒,试着推销给那些卖茶叶的店铺。
刚开始,人家也是将信将疑,几个几个地拿去试用,结果发现有了茶叶筒做包装后,茶叶也好卖了,于是三天两头回来要货。而俞学文也整天忙着卖起了茶叶筒。有时,他的茶叶筒刚运到北京,甚至来不及进仓库,在店门口就被抢购一空。一箱茶叶筒,利润上百块,比卖一箱茶叶赚得还要多。短短一年,俞学文就赚了近百万。
俞老板卖茶叶筒是从蛋卷得来的灵感。话说一条街上有两个小店,一个卖蛋饼、一个卖冰淇淋。一个大热天,卖蛋饼的老板生意冷清,闲得发慌,卖冰淇淋的老板却生意火爆,包装纸都用完了,正急得团团转。于是,卖蛋饼的老板把自己的蛋饼一卷说,老兄,能不能用我的蛋饼试着包你的冰淇淋?于是,蛋卷冰淇淋就诞生了。结果卖蛋饼的老板生意一下就火了!像这个故事的翻版,俞学文靠卖茶叶筒,淘到了他进京创业的第一桶金。然而,好景不长,看到卖茶叶筒有利可图,许多人马上跟进,学着他卖起了茶叶筒。跟风的多了,俞学文赚的钱自然就少了。他决定不再卖茶叶筒了,而是卖大伙都再熟悉不过的茉莉花茶。
茉莉花香
在北京生活了一段时间,俞学文就发现,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当时北京市场上的茶叶有97%卖的都是茉莉花茶。但茉莉花茶的质量俞学文却觉得不怎么样。当时整个北京市场上茉莉花茶,香味又要很好、价格又要很便宜的,几乎寥寥无几,只有在一些老字号的店里面,茉莉花茶还可以,但是价格有些偏高。
其实,茉莉花茶就是把茉莉花放在茶叶中熏制而成的。用茉莉花熏的次数越多,茶叶上染的花香味就越浓郁。那时,北京市场上的大部分茉莉花茶都只熏了一两道,有点表香,泡两遍就会没味。俞学文就想,如果自己加工生产出闻着香、泡着喝了四遍后还要香的茶,销路一定会好。
说干就干。俞学文从福建、浙江等地收购了一些茶叶后,把它们拉到全国最大的茉莉花茶加工基地广西,在那里专门请来加工师傅制做茉莉花茶。别人的茶叶熏一两遍,有点表香就发走了,俞学文的茶叶却要熏五六遍。而半年时间里,他用掉的新鲜茉莉花就达25万多公斤,价值200多万元,几乎是不计成本。随后,俞学文把这种经过精心熏制的茉莉花茶拉到北京,推销给一些茶叶经销商。
短短半年,俞学文就加工销售了10万多公斤茉莉花茶,净赚了好几百万!
有机茶商
别人卖茶叶,俞学文就卖茶叶筒。茉莉花茶,别人熏两道,俞学文就熏六七道。与众不同的经营给俞学文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可这两项生意别人都很容易模仿,于是,俞学文又瞅上了不易被模仿的“有机茶”!然而,俞学文这一次的选择却没有像以前那样幸运。
1999年,俞学文在家乡租了300多亩地开始种有机茶。为保证品质,他特意邀请了中国农科院的专家做技术指导。很快,他又成了京城销售有机茶的第一人。然而第一年下来,却发生了他没有料到的事。
第一年他背回来5公斤有机茶,愣没卖出去。估计到可能是自己的小店卖有机茶不灵,俞学文就去央求一家有名的茶叶销售公司代销他的茶叶。可一连登门五趟,人家都谢绝经销这种没几个人了解的有机茶。周围的人纷纷劝俞学文别冒险开发什么有机茶了,他却有些不服气。他觉得有机茶毕竟是一种新产品,老百姓不认不等于以后没市场。
怎样才能让人们更快地了解有机茶呢?俞学文首先想到了在电视媒体上做宣传。一咬牙,他就甩出了几百万上电视。电视上一宣传,有些人就主动找上门来问有机茶。
看到一些消费者对有机茶有了兴趣,俞学文又开始琢磨怎样让大家更快地接受有机茶。俞学文说:“我用这个有机茶,我们做一个小包装袋,就是说那里面装50克、30克茶叶,那么上门来的客户,不管他买什么茶,我们见人都送一包,你拿回去品品看,喝喝看。不管是老的小的我们见人就宣传。后来就变成一种职业病一样,比如说我出去到哪里开会,或者坐车,或者碰到一个朋友,我就跟他讲有机茶,或者朋友请客吃饭在饭桌上,我也介绍有机茶,说有机茶怎么样怎么样好。去吃饭在饭桌上我都带一些有机茶送给他们,让他们带回去品。”
渐渐地,有不少消费者纷纷上门来购买他们的有机茶。随着销量的扩大,俞学文感到,有机茶的机会来了,他开始逐年扩大有机茶种植规模。
俞学文的有机茶生意总算有了起色,对他来说,这真是一桩喜事。不过,有一句话不是叫“好事成双”吗?幸运的是,在俞学文的生活中还真就应验了这句话。有一天,像“天上掉馅饼”,他突然又遇到了一桩大喜事。但这桩喜事却被他谢绝了。
拒绝喜事
2003年11月的一天,从外面开会回到家的朱丽俐兴高采烈地告诉俞学文,因为她被评上了“北京市十佳进京创业青年”,他们全家人可以落户北京了!说出这番话,朱丽俐本以为俞学文会高兴得跳起来,不料,俞学文却向她抛过来冷冰冰的一句话。想当年,两人谈恋爱那会,朱丽俐是城市户口,又有正式工作,而俞学文却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因为户口、工作问题,外人都觉得他们不般配。为了稳定两人关系,俞学文也特别乐意朱丽俐辞职随他到北京闯荡。现在,可以转户口了,而且是转成北京户口,俞学文却为何不愿转呢?
在俞学文看来,如果迁了户口,就会影响他的有机茶生意。而且,在农村曾经生活了20多年,对这片土地,他早就有了一股割舍不掉的深厚感情。
开花结果
为了有机茶,俞学文虽然不愿当北京人,却要在北京开一家最大的茶庄。他在“京城茶叶第一街”上,购买了一栋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的小楼来做茶庄!当初为了买这栋楼,俞学文整整花了6000多万元。
在俞学文开办的茶庄中,不光卖着有机茶,消费者还可以在这里喝到有机茶,品尝到有机茶膳,欣赏到茶艺表演,领略丰富多彩的有机茶文化。
当初买楼时,曾有不少人担心俞学文把茶庄搞得太大,弄不好会血本无归。然而,这个综合茶楼开张三年多来,每天宾客盈门,迅速促进了俞学文的有机茶生意。
这两年,俞学文在浙江、广西、云南等地带动了十多万农户种植有机茶六万多亩,占到全国有机茶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他在全国开的有机茶销售店也有80多家。俞学文的有机茶生意终于开花结果了。
在许多人眼里,茶叶是个传统行业,要在这里面获取财富相当不容易。为什么俞学文就能在这个行当里挖出一大块金子呢?人家俞老板说了,诀窍就是与众不同,走在前面!说白了,财富就是留给那些有心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