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增福是个地地道道的小老百姓,原来在一家电力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当工人,学过车工、干过电焊。但是出于对曲艺的热爱和执著,他如今已经成为河南省曲艺界的一名新秀,拥有了自己的剧团和一大批戏迷,并靠唱戏过上了小康生活。
迷恋戏曲
出生于工人家庭的程增福,自幼迷恋戏曲艺术。小时候,村里只要有戏班来唱戏,他就搬着小板凳一坐几个小时,人家在台上唱,他在台下学,天赋极高的他,常常是一段戏看上一遍两遍就能模仿得有模有样。但是由于家人对戏曲的偏见,他没能去报考艺术学校,这也成为他终身的遗憾。
初中毕业后,程增福成了一名车工,但曲艺仍旧是他心中的梦想。他不分严寒酷暑,每天都要练上几段,有的时候还专程去公园为老年人唱戏,请老人们挑刺,时间一长,在郑州业余曲艺圈里就有了名气。听过他唱戏的人都说:“小程的戏唱得好,声音甜美,婉转流畅,如沐春风啊!”
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程增福在社区“红色家园——夕阳红戏迷俱乐部”里见到了闫派传人、现河南省豫剧团的赵玉英老师,随即拜师学艺,先后学唱了《秦雪梅》、《蝴蝶杯》等知名曲段。之后又由赵玉英老师引荐,师从陈派弟子郭美金,学唱曲目《洛阳桥甩大辫》、《春秋配》等,跟随崔派传人张宝英、常派传人谷秀荣、连德志等曲艺名家学唱了《桃花庵》、《寻儿记》、《拷红》、《新版白蛇传》等经典曲目。
创办剧团
经过大家的指导和点拨,擅长青衣的程增福曲艺曲风逐渐成熟、完善,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戏曲风韵。优美、凄婉的唱腔,端庄、秀美的台步,婀娜、优雅的身段被越来越多的戏迷朋友认同和喜爱。观众的认可,使程增福产生了创办自己剧团的想法。
2000年年初,程增福从原公司下了岗,但他没有沮丧,反而有几分高兴。没有了包袱和顾虑,和妻子商量后,他拿出家里全部积蓄,又东拼西借地凑了几万块钱,购置了必备的道具和行头,风风火火拉起了自己的“河南省郑州市豫剧新秀”剧团。
有爱,有兴趣,就会有做事的动力。程增福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剧团的发展上,他经常带领自己的戏班子在郑州市社区或周边送戏。随着这几年戏剧的普及和《梨园春》节目的示范效应,农闲季节,周边村民就凑份子请剧团。郊区周边的农民家里遇到喜事都希望能请程增福唱上几场助兴,一场演出几千元。程增福说,有一次他们在一个地方表演,场下摆着数十张桌子,坐满了观众,随着演出逐渐推向高潮,台下掌声雷动,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最多的时候,剧团一个月能演上二三十场。
他们是流动表演队,有时候演出的场次较多,演员为了赶下一场演出,甚至顾不上卸妆。除了唱戏外,程增福还加入一些歌唱节目。东家或亲友,可以随时点节目。点歌点戏,另付费。程增福要求戏班子所有成员:每一场戏都要力求完美,“河南省郑州市豫剧新秀”剧团慢慢变得远近闻名。
家人支持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程增福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经过几年的努力,剧团已经初具规模,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笑呵呵地对记者说:“我现在终于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我所热爱的曲艺事业了,虽然剧团还在发展阶段,总体的经济收益状况还不太如意,可是我和我们剧团的成员们很有信心,因为我们有快乐吃苦的精神,有自己心爱的事业,有家里人对我的支持,呵呵,对了,现在我的父母有时也赶场来听我的戏嘞……”把爱好变成一种事业,程增福乐此不疲。
提到自己的妻子,程增福的目光真诚而感动:“我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我很知足。这么多年来,我的妻子一直默默支持着我,无论家里其他人怎么说,她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她为我,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我要好好谢谢她……”
在采访结束之际,记者见到了他下班回家的妻子,“他的曲艺和事业我不懂,但是他喜欢,我就支持他……”语言很朴实,但是让我们感动。
“用心去唱,唱出我自己对戏曲的热爱,用心去走,走出我自己的戏曲人生!”这是程增福的人生目标,我们真心祝福他